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18-08-03 08:10羊钦裕
关键词:中重度脑病头部

羊钦裕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容易造成新生儿伤残或死亡。该病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以往仅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及理念的进步,通过动物试验和初步临床,证实可采用亚低温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取得一定的疗效[1-2]。一般情况下,在患儿缺氧缺血损伤出现后的6 h内开始治疗,不过,对于治疗时间方面,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文选择医院收治的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研究了头部亚低温不同治疗时间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6例,其中有男54例,女42例,均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分为48 h组、72 h组、96 h组,各32例。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标准,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其它严重先天疾病,严重贫血,其它原因引起颅内损伤。三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出生后6 h内开始治疗,利用鼻咽温度代表颅底温度,保持34℃,分别持续治疗48 h、72 h、96 h,治疗后自然复温[3]。

1.3 观察指标

患儿出生后28 d采用NBNA评分进行评定,并对比三组患儿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表1可知,三组患儿中,72 h组患儿28 d的NBNA评分(39.8±3.5)分,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中,96 h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0%,高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 [n(%)](n=32)

3 讨 论

亚低温治疗,指的是采用人工又道的方法,降低体温2~5℃,使脑细胞的无氧酵解、耗能、代谢得到降低,脑细胞乳酸蓄积减少,并减少ATP水平降低,使脑组织继发性能量衰竭得到阻断或延缓。再次作用下,细胞毒素大量聚集可得到降低,细胞凋亡减轻或延迟,神经得到充分保护。在实际治疗中,主要包括诱导、维持、复温等阶段[4-5]。其中,诱导阶段和复温阶段均为常规方法,维持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温度,会得到不同的疗效。有研究表明,亚低温需要持续48 h以上才可发挥效果,并且随着时间增加提高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头部亚低温治疗,持续治疗72 h效果最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中重度脑病头部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