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大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调研分析

2018-08-03 05:16金梅新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户外组织调研

金梅新

【摘要】户外大区域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本文立足“科学设置、有效组织”的户外区域活动园本调研活动,找出户外大区域活动的不足,提出解决策略,提高区域活动质量,同时揭示户外大区域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户外 大區域活动 组织 调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156-02

为了促进幼儿园户外大区域活动有效组织,我们开展了园本调研活动,希望能帮助教师针对户外区域活动的“科学设置、有效组织”进行梳理,找出区域活动中的不足,提出解决策略,提高管理质量,提升区域活动效果。

一、调研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域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是否科学和合理,从区域的设置、分隔、时间安排因素,以及活动内容是否丰富、多样、适合幼儿的年龄等方面调研。2.材料投放:投放的材料是否具有目的性、层次性,是否具有低结构、多功能性的特点。

(二)教师的观察指导水平情况

1.教师观察方法:是否采用每天观察1名幼儿、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的方式。2.教师指导方式:是否立足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提供帮助。3.教师自我反思情况:是否与同事们以即兴谈话或沙龙方式高频度讨论自己观察到的幼儿行为。

(三)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1.幼儿在户外区域活动时规则意识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2.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在活动中的独立性是否得到发展。3.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一定的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调研过程

第一轮:调研组集中对我园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户外活动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幼儿喜欢程度、区域活动记录等进行调研,对各班进行观察分析、个别交流和指导。

第二轮:针对定点调研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理清整改思路,研究调整方案。

第三轮:以大班组户外大区域活动的组织为整改后的研讨现场,向全园进行展示,再一次针对展示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观察整改方法、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否恰当,并在此基础上再反思、再整改。

三、调研分析

(一)空间利用方面

不同的区域内容有不同的空间要求,只有选择合适的地方,才能让区域活起来。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园个别区域的设置有待调整,对此,我们提出了整改建议。

[存在问题]

挑战区和骑行区全都放在南操场,两者相互制约,挑战区的场地不够大,很多器材都没有空间搭建,而且在骑行区骑自行车的幼儿也会干扰挑战区的游戏。涂鸦区的空间相对较大,人数相对较少,但还是有被浪费的空间。比如,“小脚丫”画池放了可以涂鸦的水缸,但只是占了空间的一半;草坪上木制桌椅的价值并没有利用上。

[整改措施]

骑行区:将此区域移到东北面停车位前面的一片空地上,并在地面上画上斑马线、双黄线,投放一些交通标志。

涂鸦区:增加轮胎以及幼儿可以在自然物上涂鸦的材料;投放“陶泥”,让幼儿在木制桌椅上进行创作,给幼儿提供了多元创作的场所与材料,丰富了活动内容。

此外,我们在原先闲置的区域增设了以下两个活动区域:

休闲农场:投放了竹制桌椅、藤制桌椅、烧烤架,以及石磨、盛置食品的器皿等,增设了“移动厨房”区域,以此丰富游戏区的内容。

音乐区:立足幼儿园的环保特色,“变废为宝”,开辟了“音乐区”,用铁皮盒子、罐头做成表演的乐器,让幼儿配上节奏明快的音乐进行表演。

(二)材料投放方面

在户外大区域活动中,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得到发展的,因此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本园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层次性还不明显,缺少低结构材料,建议进行合理整改。

[存在问题]

小、中、大班各年级组的户外大区域材料缺少年龄特点,材料的层次性也不明显。

骑行区:来回、轮流骑车比较单调,幼儿在骑车的时候没有路线可寻,区域提供的路标不明显,幼儿对此兴趣不是很高。

挑战区:区域中的梯子等器材比较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包办比较多,剥夺了幼儿自主搭建、自主挑战的权利。

阅读区:在两个野营帐篷里,提供了绘本和靠枕,幼儿在整个活动时间就只是看书,十分单调,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探索区:活动材料投放的一致性,使得大、中、小班的幼儿在这一区域活动中都是以“挖蚯蚓、捉小虫、观察小虫”等为主要活动,缺乏年龄层次性,且材料投放过多,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

涂鸦区:颜料的摆放器皿——“水桶”不是很合适,造成颜料掺水过多,幼儿在瓷砖上涂鸦时有往下流的现象。

种植区:材料摆放、整理时的分类让幼儿不能很好把握,浪费时间较多。例如,雨鞋左右之分对于中、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难题。

[整改措施]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整体上缺乏年龄层次性,建议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区域主题的进程,把活动内容的确立作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之一,全组教师一起进行研讨,确保户外大区域活动材料的大、中、小层次性。

骑行区:可以丰富情节,投放交通标识牌,增设具有任务性的活动卡,创设具有情景、情节的骑行活动,使活动更具挑战性与趣味性。

挑战区:活动前从安全考虑,把储物架上的梯子先搬至活动场地的边缘,让幼儿自主从边缘搬至场地,进行构建挑战,给他们挑战的自由;同时提供一些负重材料供幼儿选择,如一瓶水的包、两瓶水的包等,让幼儿感受到活动更具挑战性。

阅读区:结合当前流行的到休闲农场度假的热门活动,把这一区域调整为“休闲农场”,增加钓鱼区、采摘区、烧烤区、品茶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小社会模拟场所”。

探索区:建议各年龄段根据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有效确定活动内容,根据活动主题,有效投放探索材料,减少重复材料,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在记录卡上简单记录。

涂鸦区:颜料放置器皿调整为牛奶盒制成的小型器皿,便于幼儿取放;在区域中增投了“轮胎”“小木屋”,丰富涂鸦的多样性,增加幼儿的创作兴趣。

种植区:为了使材料整理收纳更合理,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标识,帮助幼儿区分左右,合理分类,减少取放材料的时间,使活动更为有序。

(三)教师指导方面

区域活动虽以幼儿为本,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调研时我们发现,教师仍需学习如何观察幼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户外大区域活动中,都能尽职尽责地看护幼儿。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幼儿、何时介入指导游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而且材料的准备、摆放也要按时、按点,以便下一次游戏的教师能够及时接手,知道材料的准确位置。

[整改措施]

首先,指导的前提是基于幼儿生活经验以及幼儿现有发展水平。

其次,根据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现有水平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的经验。(1)教师要成为合作者。户外大区域活动是幼儿自选的活动,教师要成为他们的合作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并和他们平等对待遇到的困难。(2)教师要学会适度等待。当看到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妨等一等、看一看,给幼儿更多的自由空间,也许我们会收获更多。(3)教师要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与捕捉幼儿的需要,调整活动方式,及时以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予以暗示,指导幼儿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通过调研活动和调整,笔者深刻感受到,幼儿活动应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小空间走向大自然,从封闭走向更为开放的室外大区域,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户外组织调研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以安全掌舵 让健康航行
我园混班混龄户外运动组织策略初探
幼儿户外游戏的初探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