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家王清雷

2018-08-06 03:19
关键词:大系海昏侯音乐史

王清雷(1975— ),山东禹城人,博士,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主任、兼副总主编,海昏侯墓音乐考古专家组组长,中国民协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音乐考古学、中国音乐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表论著200余万字,其中文章近100篇,著作9部。

1991年于德州二中毕业,考入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从王福生教授主修手风琴。1993年7月毕业参加工作,在山东济南第二师范学校任音乐教师。1999年9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并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李伯谦教授等专家学习考古学,2002年获硕士学位,留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2003年9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再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刘绪教授等专家继续学习考古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导师为王子初研究员、刘绪教授。

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与社会活动。学术会议如“纪念杨荫浏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北京)、“中国音乐史教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乐史第六届年会”(2000年太原)、“缪天瑞先生百年华诞座谈会”(200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一届东亚音乐考古学国际研讨会”(2008年韩国首尔)等。学术与教学活动如:2001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章丘洛庄乐器群”的鉴定工作;2004年,应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古物维护研究所的邀请,作“漫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器”讲座。2011年4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采访,对于周代的青铜建鼓鼓座进行探讨;2016年3月,接受江西日报等媒体的采访,对海昏侯墓音乐文物做初步探讨。2017年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音乐篇》专访,阐述海昏侯墓音乐文物的重大学术意义。2017年7月和12月,在北京大学做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2017年4月,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签订《海昏侯墓音乐文物的资料整理研究》合作协议,担任海昏侯墓音乐考古专家组组长,独家负责海昏侯墓音乐文物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多次赴海昏侯墓考察。2017年11月,带领研究生参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陕西周原国际考古基地的考古发掘工作。

主要获奖:参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获“第二届文化部艺术科学成果一等奖”,论文《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获“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博士生组)”二等奖,参与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南卷、内蒙古卷》获“2006——2007年度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猜你喜欢
大系海昏侯音乐史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李叔同卷:印藏》评介
基于中国音乐史的百年发展历程探索
彝族传统诗歌大系《彝族克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汉语“大系”考源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耿林莽新著《望梅》暨《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海昏侯墓的四个“最”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