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18-08-06 00:46赵新辉李艳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异位症活血标志物

赵新辉,李艳红

(1. 河北省隆化县医院,河北 隆化 068150;2. 河北省隆化县第二医院,河北 隆化 068150)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特别是对育龄期妇女,不仅影响性生活质量,对生殖能力也有较大影响[1]。该病病变形态多样,侵袭性及复发性高,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着重要意义[2]。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段,术后多辅以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抗孕激素药物,不仅具有抗早孕、催经止孕作用,也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辅助治疗[3]。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上具有自身优势,特别是在缓解盆腔疼痛、痛经等症状方面尤为突出,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也易被患者接受[4]。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因瘀血阻滞、肾气虚弱导致,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活血散瘀、补肾益气为主[5]。本研究观察了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隆化县医院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均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6]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符合手术指征;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20~50岁。排除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础代谢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入组前6个月内服用激素类药物者,对研究用药过敏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65例,年龄22~48(34.23±4.31)岁;病程(4.61±1.13)年(5个月~8年);R-AFS分期Ⅱ期20例,Ⅲ期33例,Ⅳ期12例。对照组65例,年龄22~49 (34.116±4.42)岁;病程(4.45±1.31)年(4个月~8年);R-AFS分期Ⅱ期23例,Ⅲ期32例,Ⅳ期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规格:25 mg)口服,25 mg/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期间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散瘀汤治疗,组方:紫河车10 g、当归10 g、青皮6 g、菟丝子10 g、鬼箭羽10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川芎10 g,1剂/d,分2次服,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进行评价。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加重或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子宫动脉及其分支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末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③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癌抗原199(CA199)水平。④症状评价: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分。痛经:经期及经期前后小腹疼痛计5分,腹痛难忍计1分,腹痛明显计0.5 分,坐卧不安计1分,面色苍白计0.5 分,休克计2分,冷汗淋漓计1分,卧床休息计1分,四肢厥冷计1分,一般止痛措施无效计0.5分,一般止痛短暂缓解计1分,腰部疼痛计0.5分,肛门坠胀计1分,恶心呕吐计0.5分,疼痛每增加1天计0.5分;月经量:经量低于80 mL计0分,80~100 mL计1分,101~150 mL计2分,150 mL以上计3分;中医证候:包括阴部空坠、头晕失眠、大便质稀、腰骶酸痛、盆腔痛、经量、经期、经色、经质、舌质、脉象,按症状从无至重依次计0~3分,总分即为中医证候评分。⑤记录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5.123,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CA125与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CA125与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s,kIU/m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前2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痛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5 2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4.61%),包括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对照组发生5例(7.69%),包括恶心呕吐4例,头晕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33,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性交痛、痛经、不孕症、慢性盆腔疼痛等,且具有侵袭性强、复发性高及较强的雌激素依赖性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8]。该病尤其好发于20~45岁妇女,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手段,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身心健康可能造成再损伤[9]。有研究发现术后药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的重要因素[10]。因此,术后给予有效的辅助药物治疗对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表4 2组治疗前后痛经、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治疗药物较多,但多存在不同的应用限制。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大量长期应用可导致低雌激素综合征,丹那唑可导致高雄激素综合征的发生[11]。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类药物,通过阻断孕酮与其受体的结合起到抗孕酮作用[12],其可直接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作用,调节孕激素受体、凋亡因子、炎症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以达到促进异位内膜加速凋亡,减少内膜异位种植的目的[13]。但目前关于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及CA199水平,这与刘进[14]的研究结论相符。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辨证施治,在改善预后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子宫内膜异位症归于中医“癓瘕”“月经病”“不孕”“痛经”等范畴,认为与离经之血瘀滞子宫内层有关,致使宫内脉络阻滞,气血不畅[15]。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瘀滞则可导致任脉失通,冲脉受损,脉络不通则生痛。同时,肾主藏精,精血同源,肾虚则血亏,血亏则血瘀,血瘀日久则生癓。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肾气虚弱导致的气血瘀滞,血瘀气滞为标,而肾虚为本[16]。在治疗该病时,应该以理气散瘀、补肾活血为主。补肾活血散瘀汤方中的紫河车与菟丝子可补肾益气,川芎及当归可调经止痛,鬼箭羽及赤芍可消癓散结祛瘀,青皮与延胡索可理气疏肝,全方共奏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消癓散结、理气助阳的功效[17]。补肾活血散瘀汤全方不仅起到了缓解瘀血阻滞证的目的,也能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整体肾气虚弱的根本进行调理[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痛经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米非司酮对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更好,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疗效,且安全。

CA125与CA199是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状态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其表达水平的增高提示复发可能[19]。李建辉[20]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因此,CA125表达水平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A125与CA199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补肾活血散瘀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善作用,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同时,治疗后研究组RI、PI与S/D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补肾活血散瘀汤与米非司酮联用能促进子宫血供恢复。这可能与补肾活血散瘀汤从根本上消除了肾气虚弱的病因有关,使得血瘀气滞、肾虚寒凝的病机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散瘀汤与米非司酮联用能够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子宫血供恢复,疗效及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异位症活血标志物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