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黄消脂方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2018-08-06 00:46肖玲辉扈晓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消脂多烯性肝炎

肖玲辉,扈晓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长期大量饮酒所引起的肝脏损害性疾病,有8%~20%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1],因而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早期干预十分必要。目前西医主要给予戒酒、生活方式干预及护肝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中医经典典籍《金匮要略》中记载的“酒疸”就类似于酒精性肝病,现代中医亦将其归于“黄疸”“胁痛”“鼓胀”“积聚”“酒癖”中,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可发挥整体调节作用。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退黄消脂方结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湿阻血瘀型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4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本院感染科门诊诊治的80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相关标准:有5年以上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近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 g/d;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三酰甘油(TG)升高;彩超检查或CT检查符合脂肪肝表现。排除病毒性肝炎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肺、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疾患或不能合作者;其他原因所致脂肪肝者。中医辨证参照文献[3]属于湿阻血瘀证,主症:胁肋胀痛或刺痛,身倦乏力,腹胀,舌质暗或有瘀斑或瘀点;次症:纳呆,口苦,恶心,厌食油腻,苔腻,脉弦滑或弦涩;具备主症3项加次症中任2项均可纳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32~62岁,平均46.0岁;病程12~68个月,平均39.4个月。观察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30~61岁,平均46.5岁;病程13~70个月,平均40.5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严格戒酒,给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适量运动。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口服,456 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退黄消脂方治疗,中药组方:生山楂30 g、荷叶15 g、决明子10 g、茵陈15 g、栀子15 g、薏苡仁30 g、茯苓15 g、生白术15、桃仁15 g、红花15 g、丹参15 g,每日1剂,常规水煎,早晚分服。2组疗程均为24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症状分级对胁痛、腹胀、身倦乏力、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情况进行评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为1分;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难以坚持工作为3分。②检测2组治疗前后ALT、AST、GGT、TBil、TG、TC、肝脏彩超,参照《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中标准判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③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拟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血脂及影像学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正常,TG、TC下降≥30%,影像学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明显改善,TG、TC下降≥20%,影像学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影像学检查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2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比较 治疗24周后,2组ALT、AST、GGT、TBil、TG、TC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比较 治疗24周后,2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有好转(P均<0.05),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2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 论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由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破坏与毒性作用引起的,以肝脏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急慢性肝损伤,长期大量饮酒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4],机体的氧化应激、免疫炎症、脂质过氧化等因素也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5],如果不给予有效干预,严重者可进展至肝硬化或肝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具有保肝作用,可修复受损的细胞膜结构,保持肝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稳定性,降低其损伤的程度[6-7],已广泛用于该病的治疗。故本研究对照组采用该药治疗,治疗后肝功能、血脂指标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65.0%,与文献[8]报道相似。

表4 2组治疗前后B超比较 例

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属中医“肝积”“痞气”“酒癖”“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为过度饮酒,嗜食肥甘,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蕴结,痰浊内生,瘀血阻滞,形成痰、湿、瘀互结而发病,临床中以湿阻血瘀型较常见[9]。该证型患者常病情缠绵难愈,肝功、血脂等指标反复异常,难于复常。针对该病病机,临床中治宜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自拟退黄消脂方治疗,方中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山楂健脾消食,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荷叶健脾升阳、散瘀止血,决明子清热平肝、降脂通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兼有退黄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决明子具有降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作用[10];山楂有效成分山楂总黄酮可通过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肝脏功能和增加LDL-R mRNA和蛋白的表达,起到治疗脂肪肝的作用[11];丹参可降低肝组织中TG、TC的含量或活性,升高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改善肝组织脂变性程度[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ALT、AST、GGT、TBil、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退黄消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血脂,逆转肝脏脂肪病变,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脂多烯性肝炎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芒果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喝对茶 助减肥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喝茶减肥正确吗?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消脂护肝胶囊对NAFLD大鼠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丹参注射液、氨甲环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复方氨基酸配伍的稳定性
多烯紫杉醇脂质核胶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