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探析

2018-08-07 08:04潘策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科研评价机制创新能力

潘策

摘 要 本文力在探索和分析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首先从探讨为何要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入手,然后深入分析了能够推动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因素和动力,最后从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深入探究构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 创新能力 技术服务能力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09

On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chnical Service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AN Ce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how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chnical servic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irst of all, from the discussion on wh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echnical services to start, and the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of the factors and motivation, and finally from the evaluation of cont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in-depth study to build to enhan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technical service capabilities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technical service abil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1 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1]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社会服务的保障。科研要为教学服务,社会服务的动力来自科研,所以三者的核心在于科研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尤为重要,这也将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高职院校只有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才能服务社会取得社会支持。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量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企业学习锻炼,缺少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的开发过程,只独自埋头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研究,没有与国家和省市、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难以形成特色的研究方面,这样更加难实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成果,创新更是难题。

此外,高职院校技技开发、应用技术类研究项目比例比较低,立项课题中社科管理及理论研究比技术开发类多,从而直接影响技术成果转化程度,探析应用技术类研究立项少的原因多是因为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科研创新性更不够,其研究成果往往落后于当前的应用现状,一般停留在理论研究解决谈不上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很多高职院校如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室这样的平台和机构很少,老师之间很缺乏交流合作的平台,项目的开展和研究大多还是靠项目负责人自己或少数人沟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研究比较少,不能形成强大的科研力量,小项目比较多、大项目却上不去,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中心的学科专业占全校学科专业的比例较低,而且校企合作的开展有待于企业共同开展诸如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等深层次的合作。

总之,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还主要存在着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类研究项目比例偏低,应用技术成果转化程度低;项目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技术服务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等关键问题,所以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2 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与动力

基于科技创新是高校提高自身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为不断推动和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推动:

2.1 加强培育创新性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解决高职教师中科研能力普通比较薄弱的问题,团队的力量肯定比个人的孤军奋战更有效果,再者借助科研创新平台等资源积极推动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条很好的发展道路。首先,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的研究应面向地方,侧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性研究,借助“校企联盟”,开展校企合作,可使高职院校不但针对企业的创新需求开展技术研发的技术服务。开展多种形势的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研发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跟企业共建创新性平台如研发中心、科研实验室等,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提供咨询等技术服务。[3]

2.2 完善和配套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开展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就是要贯彻好“激励创新,加强联合,突出重点,促进转化,服务社会”的科研工作方针,并适应财政体制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明确经济责任的同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开发,更好地推动科研人员服务企业,提高服务社会水平。科研管理人員应跟踪项目及技术服务合同实施过程,经常与企业、科研人员保持沟通,及时发现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及开发的同时顺利履行相关管理规定达到顺利结题验收的目的。

2.3 建立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鼓励创新性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开展,建立高职院校特色的评价体系,形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如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考核与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科研活动尤其是协同创新项目的科研奖励等以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

主要在于政策激励和考核激励。根据考核指标,尤其应对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实行科研政策倾斜,并根据科研能力考核结果在职称评定、年度评优和工资绩效等方面优先考虑,使教师参与科研与技术服务的动力得以激发。应不断通过政策导向,使高职院校教师做到以教学为重,科研以应用为主,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除了出台文件政策激励外,软环境的激励氛围现状也是实际开展工作所需要的。软环境的激励主要分为组织激励、沟通激励、氛围激励、精神激励、服务激励等方面,这些能在工作中融入多少决定了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素质,具体该怎么做还不是很明确,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量化。

3 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的评价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是教学实践和专业建设的重要衡量手段,而一套有效的针对高职特色的科研评价机制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确保教师科研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师科研活动效率,保证教师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3.1 评价内容的探究

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的可细化为研究性能力、实践性能力和创新性能力三方面能力。研究性能力能实现把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并进一步实现科学研究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科学的实践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其中发现问题有包含对问题的探索和对信息采集的综合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包含着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论证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决策能力等;科研创新能力是其中所有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更是对知识的运用和再造。

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情况、获奖情况及科研项目情况这三个方面。其中论文发表情况主要通过论文发表的数量、发表的期刊级别等方面来衡量;获奖情况即主要通过所获奖项的级别衡量;科研项目主要考察主持和参与项目的数量、级别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3.2 评价方法的探究

对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的评价,从评价方法的本质上都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对科研能力的综合鉴别和等级鉴定就属于定性评价,而对科研能力所取得的成果和数量鉴定就属于定量评价,如想对某科研人员或教师做出科学的科研能力鉴定,即对所得数据信息整理后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在评价主体上可采用科研管理部门综合数据定量评价、专家论证评价、同行间互评和教师自评相结合,而这其中科研管理部门对综合数据的定量评价应占主导。

3.3 评价机制的构建

为构建科研创新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的科学评价机制,首先应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评价指导思想;然后建立一套科学的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制度,这样也有助于稳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最后应配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健全的激励机制是评价机制的保障,良好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潜力,而且适合于高职院校的政策性建设,“以评促建”、省级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政策的保障下会更加推动激励机制建设。

4 结束语

明确科研工作必须为教学服务,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从实践出发,熟练掌握教学专业所对应行业所要求的应用技能、相关知识以及新技术、新工艺。[4]这些都将反映在科研项目中,科研项目应坚持从专业建设、院校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出发,结合自身优势,不断积累,逐步提升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和平,等.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1)

[2] 王凤华,乔朋涛,杨芳,李靖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高职探析,2015.35(5):131-140.

[3]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计划实施方案[Z].2009.

[4] 张登宏.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4):24-28.

猜你喜欢
科研评价机制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