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2018-08-07 08:04阳晓晖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途径互联网+

阳晓晖

摘 要 高校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教育改革行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优化创新是在平台和技术的支撑下对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模式的超越与突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首先是教育意识、理念的创新,其次才是借助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形式与内容上的丰富与活化。高校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以更加灵活生动的引导辅助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教学 改革创新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13

Innovative Ways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YANG Xi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s in the new era.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Internet +" is the breakthrough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old and backward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under the support of platforms and technologi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is firstly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awareness and ideas, and secondly it is the enrichment and activation of specific teaching forms and contents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heir role orientation, and use more flexible and lively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 learning, so as to form the consciousness and habit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Key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way

“互联网+”作为一项正式的行动计划最早出现在2015年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意在实现与互联网相关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和众多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作为最传统的行业之一,高等教育与互联网联手不只是简单的两两相加,而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帮助高校打造更为科学、合理、完善的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与创造,既不是意图取代传统高校教学形式,也不是简单地辅助教学,而是让传统高等教育在信息时代中焕发新的活力。

1 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常见问题

“关起门来上课”、“老师讲学生听”是多年来高等教育中最为常态化、普遍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早已为师生乃至社会习以为常,且已然成为了一种固定套路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不认为其中存在不妥。但,越是这样令人熟视无睹又相对封闭、单向、刻板的教学方式,越存在着难以察觉的缺陷与问题。

其一,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中,教师往往只能对重点与核心的理论知识有所侧重地阐释说明,争取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特定主题或知识点。然而对实验性质的教学则受限于时间、场地或学生人数等情况不得不以教师演示为主,但这其中却存在不少学生难以完整观看或全面理解的局限。因此,众多高校毕业生便存在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实践意识和技能较为欠缺的问题。

其二,由于课堂教学常以教师个人的板书或讲述为主,知识的习得形成了从教师到学生单一传输模式,学生处于相对被动、客体的位置,如同接收知识的“容器”般沉默地听讲。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抑,教师难以感受到来自学生踊跃的提问和学习的热情,学生则逐漸习惯了坐等教师将结论或答案送上门。如此一来,不仅教师的工作情绪易受打击,学生也极易养成懒学甚至不学的不良习惯。在这样充满负能量的环境里,课堂教学成效与品质自然大打折扣,教学效果难如人意。

2 “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有了突破传统教育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的最大可能与最好条件。一根网线、一台终端就能打破教师与学生数量的限制,能够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皆学、可学、能学的目的。教师可以按照一个主题、一段视频、一节网络课程的模式,将曾经二维、静态的书本内容转化为三维、动态的图片、录像、动画等更多形式,再将其置于网上。学生则可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失与不足,自主选择和调阅相应的线上课程。如此一来,不仅教学形式更加富于趣味性、生动性,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而且避免了传统“一刀切”、“大锅饭”式的教学容易出现的“先进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显然更加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回归到学习主体的正确定位上。

另一方面,当多数理论知识或实验操作等形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后,学生可以在更多课余时间提前预习与复习。这就可以使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的难点或痛点,从而在课堂教学时间提出问题寻求教师的帮助或解答。如此便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空着脑袋进课堂、学习相对盲目等问题。而教师的课堂教学便成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针对性答疑解难,这样高目标性的课堂教学显然比大而化之的泛泛之教更有成效。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3.1 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校教学改革的前提无疑是对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充分掌握,也就是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具备各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背景,也离不开足够系统、完整的网络知识学习和操作训练。教师必须加大学习力度使自身成为一专多能型的综合性教育人才,既要上得了讲堂,同样进得了机房。

现实情况下不少高校虽然搭建了个性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或系统,却总是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师不熟悉平台操作方法,不能综合使用平臺功能全面为教学服务;或是平台使用低效、单一,只被教师视作简单辅助工具等。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正是高校缺乏足够全面的专业师资力量,专业课任教师不懂互联网,网络技术员不熟悉教育,两相交错之下,平台自然无法充分发挥强大的教学、教育功能。

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加强学习,让不同专业课任教师深度接触互联网,不断提高教学中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线上教学的比重。只有高校尽快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才能在信息时代全面拥抱互联网,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创新。

3.2 加大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比重

传统高校课堂教学中,常规的理论、概念或定义等的教学占据不小比例,学生习惯于跟随老师的讲解进度亦步亦趋,却对自身知识习得效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必须加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一个有益的尝试就是加大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比重。

而在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和复习教学时,除了突出一节微课一个主题的核心特点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利用设问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在社会各行业普遍对技能型实用人才存在迫切需求的当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在现实操作中自主寻求解决方法的高等教育人才才是用人单位的宠儿。特别是那些实践性强的应用专业教学中,教师更需在网络课程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时间与机会,则课堂教学就不需要再泛化地教学基础理论,而是应当重点针对学生在预习和复习阶段遭遇的疑问或难点进行反馈式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问题为导向,开展更加有的放矢的教学。

3.3 设计完善的线上资源数据库,培养学生自主、终身学习能力

对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优化创新而言,使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最重要的目标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需要网络教学成为一个汇集了最充分、全面教学资源的“蓄水池”,能够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学生最个性化、最小众的学习要求。

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包括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内的一切前沿技术,设计和构建尽可能完善的线上资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应当涉及高校各专业不同类型、等级的教学课程、测试题目、考评标准,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自我测试。为了不断提高线上教学的成效与品质并具有一定激励学习自信的能力,这个数据库还需引入一些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在测试题目中设置多重等级、相似类型的考题,当学生在线上测试时出现较多错误时,数据库可以自行调低测试难度,让学生经由循序渐进的自我检测过程后提高学习品质。

不过相比起学生数量及其学习中各式疑问的出现频率,教师明显处于过度负重的状态,这也需要借助网络教学的海量资讯属性帮助教师减负、增效。例如在解决学生的线上提问时,不妨借助阿里公司的蚂蚁金服模式,根据学生问题中的关键词,首先使用人工智能的机器应答,给予学生特定范围内可量化的标准答案。人工智能回答提问可以设置“网络资源回答”或“答案库”回答,前者指经由网络资源汇总提炼而成的答案,后者则是既有的测试题目数据库里的答案。而机器应答结束后需附带给出选择“是”或“否”的选项,也就是让学生自行判断是否已经满足了答疑解惑的需要,若是学生仍未能从人工智能回答中获得满意答复,便可选择“否”后联线到教师端,由教师人工解答。

4 结束语

互联网+高等教育从形式上看是指高校教学借助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不断丰富,让教学依靠技术的支撑实现优化创新,从而让教学更为高效,也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战略方向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质上,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校教学乃是要从教育理念、意识、思想等更深层次打破长期以来既已形成的陈旧教育模式的束缚,利用技术的先进性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出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有助于学生转变曾经相对被动甚至怠惰的学习态度。线上加线下的高等教育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层面,这便有利于学生回归到学习主体的正确定位。这不仅是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成效和品质,也是教师突破落后的教育惯性模式的途径,更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晓燕,张玥.对“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与启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167-171.

[2] 邢全忠,荆鹏.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98-100.

[3] 曹孝英,王乔峰,路露.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4] 李必武.对“互联网+教育”的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96-99.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途径互联网+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