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8-08-07 08:04于刚张曼林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融工程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

于刚 张曼林

摘 要 在大数据的冲击下,金融工程改革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旨在结合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为我省高校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金融工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23

Study of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U Gang, ZHANG Manlin

(School of Finance,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The reform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re imperative with the impact of big dat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big data er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iaoning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advances in the field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s under the big data era.

Keywords Big Data Era; Financial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0 引言

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迅速发展,也为了提升经济金融效率、更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金融工程应运而生。通过利用工程化手段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主要包括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定价、交易策略的设计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相比较而言,国内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2002年才开设本科专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1]对省内外各高校来说,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满足时代需求任重道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各种纷杂的数据信息接踵而至,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对金融工程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直面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挑战,抓住新时代机遇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应用大数据,甄别有效信息,无疑将是我省高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新问题。

1 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迄今为止,辽宁省共计七所院校开设了金融工程专业。我省最早于2003年开始招生,发展历时较短,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学体系。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能动性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来剖析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金融工程作为金融领域最复杂、最尖端的学科之一,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既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等数学与统计模块,也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等理论模块,以及金融数学、随机过程等综合性模块,此外还包括实践教学模块。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对我省各高校来说仍是关键,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基础学科不配套,课程设置不完整。在我省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七所院校中,过半数仅以西方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为主干课程,缺少配套的实训课程。尤其近两年开始招生的院校还未从专业高度设置相应课程,教学大纲尚不完善,随机过程、固定收益证券等对金融工程起支撑作用的学科尚未开设,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及知识体系。

(2)主次不明,对经管专业和数理专业模糊不清。金融工程由于自身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不同于一般金融理论课程,具有繁琐的数理推导,对学生的数理要求较高,我省院校招生类型基本上均为理科招生也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尤其注重高等数学、概论统计等纯数理类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相对应金融背景知识的讲解,不能与当下金融热点相结合;部分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对“金融工程学”中的重难点,如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定价推导过程或一带而过,或过于冗杂,不懂得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导致学生对核心知识掌握得不透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2 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不彻底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当是金融工程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我省高校来说,少数虽开设了一系列的实用性课程,但由于金融工程实验教学发展时间较短,体系还不够成熟,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参加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书本层面,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1.3 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缺乏互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社会的需求相背離,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也不利于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1.4 教学考核机制单一

在金融工程课程的考核机制上并不能体现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考核制度不规范且考核机制单一等问题突出。我省多数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规定时间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即可毕业。在教学效果的考核过程中,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不注重学生平常学习的投入,加之考试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不能对授课效果进行科学、真实的审查。

2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金融工程尚未形成规范的教育体系,加之大数据的冲击,各高校由此面对的教学改革挑战更加严峻。对大数据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对大数据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只把大数据作为金融工程专业背景下的一门选修课,不能从理论高度把握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作用认识超前,不从自身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开设大量与大数据相关联的课程,忽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2.2 有关大数据课程设置少

部分高校金融工程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如有关金融工程必修课过多,涉及大数据方面的课程较少,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差,不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开展金融工程教育时间不长,专业教师缺乏,人才培养较少,教师对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开设的课程认识不清,教学方法单一,未形成规范化教学。

2.3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软件工程的进步,对高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设施匮乏,网络情况极不稳定,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急需解决。此外,模拟操作课程开设较少、种类不全,未全面覆盖银行、保险、股票、基金等领域。

3 大數据背景下金融工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3.1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质量

努力提升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课程质量,完善相配套的基础学科,包括教师设计大数据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有效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改进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包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将经济统计知识与数理逻辑基础相结合,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真正做到将大数据概念与金融工程教学完美结合起来,深化金融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3.2 不断深化实践教学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还应该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注重产教融合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3.3 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学生自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认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其次,教师可实行翻转课堂,[2]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建议学生组队展示经济金融热点,培养学生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养成严谨的经济思维和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金融工程的理论内涵,培养学生利用金融工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至关重要。金融工程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对市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积累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及时认清社会需求变化,定期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3]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外的教学交流,比如各高校间可定期就教学计划和成果进行研讨实现共同的发展。

3.5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实行多元化教学评价,比如学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体评价。另外,可借鉴国外高校改革经验,在考核测评中引入专业实习机制,[4]积极开展实习教学,对实习表现进行阶段性评价,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总之,金融工程考核机制应该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金融工程的教学改革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我省各高校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直面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教学体系,抓住新时代机遇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增砖添瓦。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东北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教改课题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yb201722)和东北财经大学教改项目“问题驱动下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Y1401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马千里,李倩.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04-105.

[2] 肖义平.大数据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6(1):67-68.

[3] 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114-115.

[4] 陶琳瑶.我国高校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6(10):144-145.

猜你喜欢
金融工程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
浅析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
金融工程与货币政策效率互动关系研究
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