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困境及对策

2018-08-07 08:04谭逸萍王桂珍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

谭逸萍 王桂珍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近年来随着汽车后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并总结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立足于我国汽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分析其目前面临的推行困境,并针对现有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提升汽车后市场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

关键词 汽车检测与维修 现代学徒制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27

The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for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TAN Yiping, WANG Guizhen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han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00)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 new model of educating people by combining 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 with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there has been a larg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utomotive professionals. At present,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have launched pilots for modern apprenticeships for automotive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s, and have summed up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hina's auto-repair industry,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t fac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t promot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the automotive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 and improv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work-study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quality of talents in the automotive aftermarket ha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vehic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edicament;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已超过2800万辆,从2009年到2016年,我国汽车的產销量已经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消费品进入广大家庭,随着汽车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相应的汽车后市场也蓬勃发展,各大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350所,但其中大部分院校的教育都偏向于理论层面,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薪酬低等多方面的原因使众多汽修专业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文件精神,部分院校开始着力推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行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境。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现状、特征,对其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了简单分析。

1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是指师傅言传身教带徒弟,培养初等工匠,学徒出师即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现代学徒制最初出现于德国,相对于传统学徒制,有两大显著特点,即“双主体”与“双身份”。“双主体”是指学校与企业两大主体共同育人,“双身份”是指学生兼具学生与徒弟两重身份。目前,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2]

现代学徒制的育人模式强调“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1)职业院校开设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

(2)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在相应工作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机构、教学模式、组织评价等;

(3)职业院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及部分实践技能锻炼;合作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训练,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共同育人,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并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

2 我国汽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

传统的学徒制在汽修行业已经存在很多年,师傅在真实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对学徒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然而随着近年来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汽车技能人才。2011年,我国便已经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201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试点出现在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2号),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全面正式开启。

随着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各省市也相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陆续开始对汽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表1中列举了一些目前比较典型的推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开设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时间都是在2015年之后,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呈现“四双”特征。

(1)“双主体”育人。“双主体”育人是指学校与合作企业作为两大主体共同育人,对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校主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与部分实践技能,而企业主要负责传授给学生相应工作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

(2)“双导师”教学。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院校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有相关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综合实践能力。部分实行现代学徒制的院校已经提出由院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先进技术人才联合打造“双导师”教学团队(见表2)。

(3)“双身份”学习。学生作为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学习主体,具备双重身份:既是院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作为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跟随老师学习理论知识,作为企业的学徒在企业由师傅言传身教。这样的双身份模式曾被认为是德国企业经济腾飞的秘诀,目前我国汽修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普遍采用该种模式。

(4)“双证书”制度。目前,广东与浙江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努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汽修专业学生,要求毕业80%要取得“双证书”,50%学生要能够取得两种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3 我国汽修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境

3.1 校企合作处于低水平阶段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汽修已经陆续开展现代学徒制,并和不同的汽修企业达成校企合作,但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汽车后市场企业规模较小,另一方面院校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基本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院校还是企业都希望从彼此身上获取最大利益,缺乏持续性发展思维,无法达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3.2 院校教师能力不足

对于还未完全实现“理实一体化”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院校教师队伍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处于理论层面,由于汽修专业对教师的实践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因此部分的教师的实践技能很难适应发展的步伐。现代学徒制的开展虽然为院校教师提供了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院校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但部分教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呈现出不足。

3.3 学生了解程度欠缺,试点班招生困难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对在校的高职学生展开了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虽然认同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程度极低。[3]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渠道也大部分局限于通过学校的宣传,一部分学生认为在试点班中学习的车型会比较单一,而且毕业之后在就业、薪资方面不会有明显优势,甚至认为企业利用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因此,汽修专业开设现代学徒制面临的首要困難之一在于“学生本人不了解现代学徒制”。

3.4 考核方式仍以“学校考核”为主

从国家颁发的文件中解读出现代学徒制应该是以企业考核为主,院校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但是由于汽修专业开设现代学徒制对实践场地、设备、师资要求都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想要完全达到试点要求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目前大部分开设汽修专业的高职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仍然以“学校考核”为主,“企业考核”为辅的方式。

3.5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低

根据我国现状,现代学徒制可以采取双证融通的育人模式,即学生毕业可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高职院校汽修专业而言,学生取得学历证书后可进行更高级别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是指学生在毕业时根据技能成绩的高低所能取得的不同级别证书,学徒只有拥有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获得社会对其专业水平的认可。但是目前我国汽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且各地考核标准不一,部分地区存在未完成行政指标而滥发证书现象,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低。

4 对策研究

4.1 择优选择校企合作企业,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汽修专业作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学生数量众多,在选取校企合作企业时,应优先选择实力强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开设冠名班等推进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的校企合作不应局限于汽修专业,院校应将合作拓宽到汽车服务、汽车电子等领域,打造出具有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专业群。

4.2 教师深入企业,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推行现代学徒制,离不开一支既是讲师又是技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硕士毕业的年轻教师,这部分师资的擅长领域多数集中在理论知识层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应组織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展开调研,从而充分了解汽修专业的岗位需求以及职业能力。同时,定时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一线实践锻炼学习,在已有理论知识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能力。

4.3 拓宽现代学徒制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宣传,院校与企业应该在充分制定校企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多方面全方位宣传,尤其是一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试点应大力宣传成果,同时应注重对优秀毕业生的宣传,让学生与家长充分了解现代学徒制,区分现代学徒制与普通的校企合作的区别,从而提高生源质量。

4.4 确定企业的教育主体地位,完善经费分担与支持

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明确规定开展现代学徒制院校与企业的“双主体地位”,但从目前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汽修专业试点来看,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无形之中削弱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企业用工角度考虑,虽然推行现代学徒制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是现代学徒的培养多地点教学、多教师培养的要求注定了其培养成本的高昂。因此,在确定企业教育主体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学徒费用补贴,同时从经济学出发,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成本分摊原则,政府、院校、企业等收益群体都应根据各自的受益程度共同承担现代学徒培养的费用。

4.5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汽车检测与维修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从事汽车行业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学生通向企业大门的敲门砖。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首先应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证证书的统一性与流通性,其次应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体系。

5 总结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部分院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而言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并且会成为该专业当前改革下的热点。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还未形成完善而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院校的制度完善等多方面的努力,从而实现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意义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成果(项目编号:J15WC30),项目主持人:王桂珍

参考文献

[1] 王鹤鹏,靳光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

[2] 赵秀英.浅谈如何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J].新教育时代,2015(8):85.

[3] 忻叶,董潇潇.现代学徒制的“新学徒”——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掠影[J].江苏教育,2015(4):8-12.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跟踪导练(一)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