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8-08-07 08:04郭玮娜
科教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郭玮娜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新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国际货代行业对高职物流管理毕业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因此加大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力度,按照企业需求岗位和人才要求,依据实际工作流程设计课程,并保障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已在提高高职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国际货代 课程改革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5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e

——Taking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as an example

GUO Weina

(Changsha Commerce &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16)

Abstract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he rapidly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industry has set new requirements for graduate training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refore, the school h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joint development of courses with companies, designed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work flow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compan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and ensured that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updated in a timely manner.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xpanding employment channel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course reform; teaching; practice

0 引言

据2017年中国产业调研行业2057733号文显示,货代行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如下:一是合理配备资源,以物流为导向提供服务。二是市场更加细分,增加物流方案咨询等服务。三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四是人才培养的投入与管理力度加大。五是中小型货代企业将并购联合。《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行动方案(2015-2017年》对湖南省高職院校也提出了对接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 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相对理论知识的深度,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和对应的业务和岗位要求。国内高职课程改革主要集中为双证融合、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课程开发、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等方面。但也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教学人员为决策主体,企业参与比重小,教学内容更新慢。二是课程学科系统化痕迹明显,实训比例小且方式不实际。三是校内实训与企业情景差距大。四是学校实训设施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2 课程设计理念与实施保障

本课程改革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及行业最新动态,遵循四个原则:基于职业岗位变动设置课程模块 、基于货代业务流程设计课程内容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创建教学情境 、基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完善教学资源体系。

企业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所有环节。前、中期为校内实训,单据、数据、流程、案例,都与企业实时同步更新,保障校内实训和企业真实环境的高度契合,并定期邀请企业员工进课堂、网络连线交流。后期有一周实习周,以小组为团队,进企业顶岗完成相对简单、容易入手的单据填制、报表、跟单、客服等工作。优秀学生可留企业继续假期实习。

3 课程设计的具体教学内容与实施

3.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分析,高职毕业生货代初级岗位为揽货员、单证员、信息处理员、仓储业务员、货物积载配送员、报关报检业务员、货代客服。工作一年后货代主管。工作两年后物流总监、业务经理等。相应核心职业能力为市场开拓能力、业务操作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单证处理能力、纠纷解决能力、客户服务能力。

3.2 教学内容组织设计

改变以整体、全面知识灌输为目的的传统教材模式。理实比例1:2。理论知识24课时,为建立国际货代联系4课时、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代理操作8课时、国际航空运输代理6课时、国际多式联运代理4课时、国际货代客户服务2课时。实训为48课时,具体如表1。

3.3 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教学实施分为课前学习铺垫预热、 课上学习5阶段、课后拓展巩固提升三大板块,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课前学习铺垫预热。借助教学平台课前推送相关教学资源、布置预习任务。通过分析报表得知学生预习效果和重难点作所在。 课上的学习5阶段。每一任务的内容都分为导入讲解、探究获知、任务实施、展示分析、教师及企业专家总结5个阶段。先回顾预习任务、导入课程,着重讲解预习测试题的疑问点,再布置新的课堂任务。学生由“排排坐”改为“团团坐”更热烈参与讨论。学生对“新的课堂任务”进行讨论、老师指导督促。 纠正或巩固“预习任务”的不足。学生课堂上在教学平台提交“小组任务报告”老师再推新内容。老师通过模拟软件将抽象问题可视化,如通过GPS模拟系统动态展现运输路线,并让学生上台演讲小组完成课堂任务情况,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课堂尾声,由老师或连线的企业专家,对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总结。课后巩固,加推相关新任务。全程跟踪、更加及时、多元便捷、灵活。

课程考核采用三方联动、形式采用过程式和结果式,参考省技能抽查和企业标准等, 成绩由平时20%、实训任务20%、企业顶岗20%,期末考核40%组成。

4 总结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已和多力物流公司、校内实训产学研一体化的育邦超市、湘海国际等公司的通力合作开发课程模块,从教学到实训,都保障了内容的及时更新。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已在提高高职货代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省技能抽考、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物流学会2017教改教研JZW2017151。长沙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17csskkt58

参考文献

[1] 胡文君,周溪召.基于货代岗位工作的国际货代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物流科技,2015(9).

[2] 中国产业调研行业.中国货代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2016.8.

[3] 孙鉴,程晓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设计.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

[4] 李梅芳,李辉.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北京教育(高教),2016(Z1).

[5] 李梅芳,李辉.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北京教育(高教),2016(Z1).

[6] 朱万飞.浅析《国际货代实务》网络课程建设.科技视界,2015(26).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