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材料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2018-08-08 09:29张春花
教育界·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乡土创设特色

张春花

【摘要】多年来,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给我们极大乐趣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大自然无穷的教育潜力,因势利导、就地取材,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发游戏,一任童真,天人合一,让乡土材料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大放异彩,为乡村孩子铺就幸福童年。

【关键词】本土资源;游戏环境;亮色童年

一、挖掘乡土材料,探索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游戏素材

走进南港幼儿园,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上,绿树成荫,四季花卉、果树成林、种植园、紫藤架为孩子营造出大自然的绿色世界;玩沙池、玩水池、小树林、曲径通幽……处处散发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稚拙的童趣。我们因地制宜,依托美丽的自然资源,为孩子营造了一个个户外活动区:美工区、涂鸦区、建构区、表演区玩沙玩水区、小树林野趣游戏区……黄沙泥土、木竹草绳、是孩子们的游戏材料:锯子榔头、铲子勺子是孩子们的游戏工具。每当游戏的时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尽情玩耍……每当此时,玩水池边、玩玩沙坑里,小树林里,草坪上,一个个鲜活灵动回归了野趣的孩子,利用木、竹、草、绳等乡土材料玩起“真游戏”, 那种奔放、那种久违了的快乐真正达到了玩游戏的境界。就地取材,让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享受到了大多孩子很难享受到的快乐,并且玩出了野性、玩出了勇敢和胆量。

二、巧用乡土材料,创设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游戏环境

我园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创设游戏化的环境,使园内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彩绘的葫芦爬满了栏杆;彩绘的贝壳、甲鱼壳躺在展板上;稻草、麦管编制的鸟巢、热水壶摆放在展板上,孩子随时可以欣赏、玩耍……壳趣、布衣坊、草之乐,一处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环境、一个个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区域,都是孩子的參与的杰作、快乐的见证。

在进门的幼儿园共享空间中,幼儿园专门为孩子、家长开辟了一个具有具农村特色包含乡土文化的游戏场景,设有壳趣、草之乐、布艺坊、管趣五个展示区,把幼儿、家园合作的利用本体资源制作的作品真实的展现在这个场景中,并随着季节的变换、主题的变化定期更换,幼儿参与到这个创作过程中,既分享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凸现了幼儿园办园特色。园内分布各处的团子店、糕点屋、粽子铺、手工坊,洋溢着一派浓郁的江南传统风情,在洋溢着朴实祥和的小作坊里,孩子们做糕点、卖糕点,剪、贴、捏等技能大增,成就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

三、趣用乡土材料,创设能激发幼儿奇想的游戏区域

以往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特色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域内的操作材料、情景及相应的活动中。因此我园根据课程的实施情况创设与孩子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环境情景,提供保障幼儿发展的相应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在有相应情景、有丰富操作材料的游戏区域中发现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1.特色区域。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创设。小班幼儿年龄小,所以在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创设的特色区域是“果实大汇总”。中班幼儿逐渐喜欢玩角色游戏,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创设的特色区域是“壳趣”、“线趣”、“布艺坊”。大班则体现人文与地理特征,突出地方特色人文环境,开设有“稻草坊”、“纤纤管工坊”。(1)管趣。管趣特色区域中,利用竹管、纸管、吸管特性,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了一个温馨的游戏场景,在家长的配合下收集了大小不一的竹管、纸管、吸管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幼儿对管子充满了好奇,摆一摆、玩一玩、弯一弯,不经意中,会有奇思妙想出现:有的根据管子空的特点,按粗细连接;有的根据吸管可以弯曲的特点做人、做伞柄,有的幼儿特发奇想,在竹管上制作的上橡皮泥,弥补了乡土材料色彩单一的缺陷。(2)布衣坊。布艺坊特色区域中,一个具有水乡特色、包含吴文化的的游戏场景,成为现代幼儿难得看到的一道靓丽的古韵风景:蓝印白布、花布、大襟衣服、肚兜围裙……水乡服饰勾勒出一派浓浓的吴文化风情,在充满吴文化韵味的走廊中,幼儿开布店、学印染,做花布……尽情参与、探索、表现,不仅加深对吴文化的认识 、理解、喜爱,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2. 特色小制作。幼儿园会根据季节的特点,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一年四季的季节特征。秋天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类果实、各类种子、丝瓜筋等材料,一起开辟了果实大汇总区域,把收集的各类乡土材料投放在区域中,供幼儿进行小制作。如:种子染色、彩米粘帖、葫芦装饰、果实印章、果实造型、小小稻草人等,围绕秋天的主题,开展了葫芦装饰、种子粘贴、神奇的草、稻草变变变等特色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积极参与、有幼儿动手生成的 ,有集体完成的 ,也有个别表现的 ,画的、写的、唱的、表演的……一个立体的 、全方位促进幼儿发展、具有浓重秋天气息的空间呈现在眼前。

四、善用乡土材料,创设能激发幼儿体能的体育游戏

幼儿园在利用乡土材料开展各类游戏的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辟特色民间游戏,教师们不怕辛苦,拜访民间老人,上门学艺,使得像打连厢、滚铁环、跳房子等一些已经久违了、近乎流失的游戏又回到了孩子们中间,使得这些伴随着高档玩具长大的孩子玩起了质朴简单的民间游戏,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乡土情怀,更使乡土文化得到了延续与流传。在学打连厢的过程中,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成人连厢的基础上,通过改编整合,编制了一套适合幼儿的打连厢操,(曾在我市科研评优中获奖)。如今打连厢已是幼儿园大班下午的轻器械操。每当游戏的时候,操场上孩子们滚着铁环,玩着跳房子、斗鸡、老鹰做小鸡等一系列我们小时候玩得弄堂游戏,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幼儿园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所自制的体育器材,重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用竹节木板制作的高跷用来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用野外采集的吸盘球进行“打靶”游戏,练习投掷等等。这些游戏虽然简易,但对幼儿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又使幼儿的体能得到锻炼,体质进一步增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几年来,我们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情境。

猜你喜欢
乡土创设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乡土中国
中医的特色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完美的特色党建
芬芳乡土行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