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实现幼儿创作梦想

2018-08-08 09:29赵建文
教育界·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作资源材料

赵建文

【摘要】纵观当今社会对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又是什么样的呢?市局明确指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园地处农村,如何就地取材,实现课程游戏化值得研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也给我很深的启示,从身边的资源入手,从最朴实的教育资源中获得最为真实而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就地取材;资源、材料;创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出发打好基础。”根据我园的环境,我们从生活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注意尽量和孩子们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生活气息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探索乡土材料和幼儿游戏活动之间的互动。

一、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材料,奠定创作基础

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的秘密。”大自然是幼儿产生美感的丰富源泉,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形象的自然材料,加上我园独特的乡土文化背景,为幼儿的探索操作活动提供现实的基础。

1.通过幼儿各种活动收集

在众多的生活材料中,利用其自然形态、自然色彩、物理特性、精心雕琢设计对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我鼓励引导幼儿在自然情景中自发的捕捉可以利用的材料。如远足中孩子们纷纷去寻找,不一会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牛筋草的手链、狗尾巴草编的草帽、野花的发夹、芦花的披肩……相继成型。当然许多孩子手里只有几片树叶,几把野草。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带回去,放入活动区。于是有的孩子把树叶野花串起来做窗帘装扮活动区;有的拿叶、石子印染、粘贴成孔雀、金鱼、小船成墙饰;有的用野花野草进行艺术插花,摆放在活动区四周。孩子们惊喜的发现,自己亲手收集、亲身制作装扮的区域显得分外漂亮,孩子们的想象力、创作能力得到发挥。

2.通过幼儿家长配合收集

众所周知任何区域活动如果离开了材料,不同层次的材料,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那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我园经常调动家长一起收集。如收集生活中的稻草、树枝、小石头、瓶瓶罐罐、布条纸盒、毛线果壳都是非常棒的区域游戏材料材料。瞧,结合主题区域主,我们的居住的地方。高楼大厦、马路汽车都是有各种盒子做成的。用糖纸,蛋壳、沙子,果实做成马路、小河,假的树枝贴上我们的美工作品,真是美极了。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他们也渐渐了解教师为啥像个“捡破烂”什么都宝贝。

3.通过幼儿走上社会收集

拜见民间艺人,收集民间艺术珍藏物。水乡布、织布机、斗笠、蓑衣、竹制品等物品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此外并不是所有收集的材料都可以利用。引导幼儿一同清洗、筛选卫生、安全、可操作的材料,如同生活中父母一样的刷洗,对于如今的独生子女来说,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

二、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实现创作梦想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是活动。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还在于幼儿積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

1.参与设计

孩子们在开展游戏前讨论,怎么玩?怎么设计?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坐下来交流,把区域活动设计要求或者是特色区域的创作要求跟孩子们作交流。如构图的框架需不需要老师的帮忙?遇到困难怎样想办法解决?

2.参与布置

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在师生共同收集、设计的前提下,真正的游戏活动开始了。如我园创设的特色区域:“竹韵“。收集了竹叶、竹枝、竹条、竹笋……讨论你见过什么东西可以用这些材料做的,你还能做些什么?布置区域的背景形成是假山流水竹林,小动物在荡秋千。此操作区可分为:竹叶灯笼、竹叶粘帖、竹叶编织、竹条造型、竹管插花、竹管造型。此特色区域还在市教研室特色区域中荣获二等奖呢!在此基础上我园进行了调整名为“管坊”,加入了纸管 ,幼儿可以在纸管上画画、添上创意泥。各种管子进行投放运用,巧妙融合,孩子们非常有兴趣。

3.参与活动

首先,从心理机制上说,创作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设计了与幼儿边玩边画的多彩的秋天。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再让幼儿来到幼儿园附近的田边,让幼儿去观察、去闻一闻、听一听。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画下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有描绘农民收割的动作,虽然构画人体的轮廓稚嫩,但却是很细致,把农民头上的汗滴描绘得很清晰,有的描绘金色的稻田,有的描绘美丽的花朵,有的描绘落叶,有的画了满满的果园,虽然画的不是很精美,甚至有点不太像他们所讲述的那样,但是孩子们眼中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硕果累累的秋天。可见“自然生活”为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性等提供可实施的基础。

其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幼儿看成是一个初露头角的科学家,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不断构件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接受信息、储存信息 ,按需要提取和操作信息作出反应,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因此必须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去尝试,不适合的方法去改进。如特色区域:“线的变身“,我们收集到了麻线、丝线、毛线、塑料线、草绳、席草线等,幼儿制作了围巾、织鱼网、编相框、打中国结,草绳艺术画、席草艺术品等。

最后,值的一提的是,我园还与科研融会贯通,使我园形成鲜明的特色。

总之实践证明身边的各种资源在幼儿园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我园在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开展活动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了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特色区域。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渐渐的形成了园本的特色------乡土的区域环境、乡土的游戏活动、乡土的活动课程。所有的这些都来自于幼儿生活,幼儿的身边资源。让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做,在生活中玩。在以后的游戏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猜你喜欢
创作资源材料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一墙之隔》创作谈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最美材料人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