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BIM技术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

2018-08-08 10:23陈丽娟谢雄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陈丽娟 谢雄

【摘要】住建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中的应用。我国相关人才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BIM技术的落地应用以及进一步纵深推广。同时,由于我国工程管理相关人才本科培养中与BIM技术相关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等明显不足,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教育创新等不相适应。解决BIM人才缺乏问题的根本在于高校的BIM教学改革。作者通过研究现有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与BIM技术的关系、与人才培养方向的关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讨论,并探索BIM环境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BIM;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32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60320);苏州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XJ065)。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以三维可视化数字技术为载体,将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多维度信息集成的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BIM技术能大量节约建造成本并提高建设效率,迫切需要相关人才输送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大型复杂项目。然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难以满足相关需求,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相对松散、固化。面对如今项目规模化与集成化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作为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应紧跟建筑行业的发展,把BIM技术纳入教学体系改革中,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管理人才。本文基于BIM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教学方法与实践,以培养能应对新型挑战与掌握前沿技术的实践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探讨BIM应用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实践的改革创新。

一、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理论性强

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教师传授课本理论知识为主,这些理论通用性较强,无法直接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工程问题。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主要由教师传授相关零散的管理学理论,包括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并采用课下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检查。由于缺乏实践环节,无法检验学生将这些知识整合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无法通过这些理论学习得到工作技能的直接锻炼。

2.教学方法以传授为主,缺乏互动

由于教学形式的限制,教师的讲授内容限于课本。由于青年教师本身教学经验有限,对于知识点的整合能力较为欠缺,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学生由于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造成信息的传递损失。由于缺乏融入能检验教学效果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也缺乏能够生动反映工程实际的手段,无法让学生完全领会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紧迫性。

3.专业培养导向化作用不明显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多集中于工程施工单位,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立即服务于实际工程,而是需要靠多年的实践工作与师傅的现场传授,经过长时间的现场再学习与进一步的总结提炼,因此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进展较为缓慢。未能与时俱进的在课堂上传授工程前沿技术,及时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程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在美国,已有一些高校通过进行专业导向性实践活动以培养本科学生的能力,通过校企联合参与工程实践或者技术创业计划,培养学生的工程技能和商业技能。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业“十三五”规划强调推进BIM技术在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集成应用。由此可以看出,项目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工程项目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造价、监理、审计管理等方面全盘考,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目前,在本科课程设置上,工程管理专业课包含了经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4个大平台的课程。这些课程中,与BIM技术内容相关的课程包含技术、管理和经济类。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需要依靠大量的施工一线人才,而工程一线BIM人才的培养多源于211与985等重点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因此高校在BIM技术教学与推广上的改革迫在眉睫。

作者在参与工作的三年中,参与指导了三届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11位应届毕业生都被分配并完成了与BIM技术有关的题目,涵盖BIM技术建模、综合管线碰撞检查、BIM技术在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特别侧重对BIM软件实践操作及理论的深入理解。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BIM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能够进行BIM参数化建模以及施工模拟动画制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工作后,普遍反馈在择业以及就业时,得益于毕业论文阶段的BIM经历与积累,甚至有两位同学毕业后直接从事了BIM相关行业工作。

三、BIM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1.建立健全BIM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不但要具备课程传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又要与时俱进能解决现实问题, 认清行业发展的趋势, 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是课程内容的传授者,其自身的实践水平是教学的基础。因此,BIM环境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有BIM理论与工程经历教师的比例。一方面,教师自己进行自学并参加校外培训学习;另一方面,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甚至为企业进行定向联合培养。支持有能力的教师申请与承担相关工程项目,并且能够定期与行业专家进行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从而建立与培养一支与时俱进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2.建设BIM实验室

由于BIM技术教学需要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的支持,因此要求较大的投入。教师可依托学校支持及科研经费支持建立BIM实验室,采购相关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以及BIM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软件。以实验室为依托开展BIM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工程前沿行业的有关理论,并对相关理论的具体实现工具进行学习与操作,尽早接触实际工作,熟悉工作流程。应对建筑行业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的趋势,锻炼学生的二维识图以及三维建模、浏览与整合的能力,为进一步利用模型进行研究打下基础。

3.将BIM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

一方面,教师在传授传统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相关理论时借助BIM技术进行可视化的演示,使得复杂的问题变得易学易懂。同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口头讲授理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学习,甚至通过课堂游戏使得学生融入工程管理角色,为学生提供项目相关的全面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初步技能的学习,在暑期期间推荐学生去工程企业实习。由指导教师把关,学生便可到企业实习,教师定期协助指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除此以外,通过选拔成绩优秀又对BIM感兴趣的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项目实践工作,增加其对BIM的理解深度与实践参与度。还可以推荐参与大型的科研竞赛活动或者教师承担的基金项目等,使得学生能够锻炼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在新技术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进行BIM教学改革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与探索,需要建立健全师资理论、建设实验室并整合资源,创造更多的实践与科研机会。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改革的参考,借此希望通过日益受到重视的BIM教学改革交流经验,最终能够探索出适应于我国本科教育环境下工程管理专业的BIM教学改革方法。

【参考文獻】

[1]陈建国,李秀明,刘德银,曾大林.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及其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135-139.

[2]李文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108-109.

[3]冯改荣.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5):162-163.

[4]尚春静,李艳荣,任思佳,王雪青.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9):129-132.

[5]祝连波,高志利,张伟.中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02):29-34.

[6]张尚,任宏,Albert P.C.Chan.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二)——BIM教学改革的作用、规划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5,36(02):92-96.

[7]罗朝阳.对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8(04):200.

[8] 刘景矿,庞永师,王学通,王东.基于“三个面向”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06):144-148.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