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建设效果研究

2018-08-10 09:27乔金友李金鸿郭翔宇李宪义李世柱
农机化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营规模黑龙江省农机

乔金友,洪 魁,李金鸿,郭翔宇,李宪义,李世柱,代 明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得农户闲散地块儿逐步集中。随着经营规模逐渐加大,创造性产生了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1]。其中,合作组织(又称“合作社”)是目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

不同国际机构、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农业合作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把合作组织定义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共同经济、社会、文化需求,自愿联合起来,通过联合拥有、民主管理的方式形成企业”[2-3]。丹麦广泛认同“合作组织是使用者所有,并管理企业,企业根据使用者上交产品数量所占的比例分配利益”[4]。向德楷、杨崇德认为:合作组织是以自愿互惠为基础,谋求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5]。郭翔宇认为:“合作社是根据特定原则和价值标准,农民为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自愿建立的群众性组织”[6]。

结合上述定义及我国农机合作社建设及运行模式,可以认为:农机合作社以谋求自身利益为目标,在自发组织与互惠互利基础上结合起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性组织,是社员自愿、民主控制、社员参与并受益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目前,我国农机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流形式,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7-11]:

1)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打破传统作业模式,加快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2)改变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细碎化土地经营格局,加快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提升农业生产规模效益。

3)实现大型农机连片作业,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向企业化发展。

4)建设实施农机合作社促进农业由田间种植业环节向农用物资营销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延伸,促进农业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及盈利能力。

1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阶段划分

农机合作社始建于2003年,截止2015年投资150.49亿元,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1 278个。总结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14年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发展时段农机合作社建设规模、政策制度、组织形式及机具选型等差别,可以将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阶段及规范发展阶段。

1.1 农机合作社发展初级阶段(2003-2008)

2003年,黑龙江省开始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投资规模100万元,要求土地连片经营规模达到266.7~333.3hm2。2003-2008年6年间,省市级财政和农民自筹资金计14.52亿元,共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1 216个。2003-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03-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发展趋势图Fig.1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trend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08

2003年投入0.23亿元,新增农机合作社18个。从2004年开始,投资额度和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数量逐年增加,至2006年新组建合作社200个,总投资达2.48亿元;2008年,投入资金3.89亿元,组建413个农机作业合作社[12]。2003-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从无到有,是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和实施的尝试和初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农机合作社的投资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机合作社建设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向逐步规范方向发展。

1.2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阶段(2008-2012)

2008年,黑龙江省在正常组建小规模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同时,调整建设方案,尝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每个园区投资1 000万元,要求土地连片经营规模达0.2~0.3万hm2。园区的农机装备以147kW拖拉机为主,同时配套1台220.5kW左右拖拉机及若干中型拖拉机和部分作业机械。2008年投资1.6亿元,装备现代化大型农机装备600台,流转土地面积3.4万hm2。建设大规模农机合作社对引导现代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09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更名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年投资13.99亿元,新建99个现代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0.07万hm2。2008-2012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如图2所示。

截止到2012年底,黑龙江省共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817个,总投资105.68亿元。社均投资达1 293.5万元,入社户数16.45万户,平均每户收益1.22万元;入社土地达41.1万hm2,租赁土地5.7万hm2;合作社从业人员1.54万人;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累计购置拖拉机7 313台套,收获机9 089台套,各类农机具2.87万台套。

2008-2012年,无论是投资规模、土地经营规模、还是农机装备都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且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农机装备数量、质量,还是农机装备先进程度,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1.3 现代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阶段(2013- )

结合2003-2012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成效及经验,为更充分发挥农民建设农机合作社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农机合作社建设效果。2013年,出台了黑龙江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方案,要求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农机装备投入规模以及建设方式更加灵活,依据合作社申请者的实际情况,投资规模可为500~1 500万元。根据土地作业的实际需求,按照全程作业标准配备农机具[13]。2013年,黑龙江省投资7.59亿元,新建现代农机合作社99个,平均每个合作社投资额766.67万元,户均收益1.44万元,比2012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由重视数量效益开始向重视规模效益转变,合作社的建设方案较2013年更加细化、规范,更具针对性,分旱田、水田、山区三种类型建设。若旱田农机合作社建设规模在0.03~0.2万hm2,装备300万元农机具;建设规模在0.03~0.07万hm2,装备500万元农机具等。水田入社建设规模要求在0.02万hm2以上,若入社面积达0.007~0.02万hm2,需装备200万元农机具。在以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区为主的地区,建设小型农机合作社。另外2014年重新修订农业机器选型配置标准,不仅针对各种经营规模出台对应的机具选型范围,而且加大合作社建设者机具选型的自主性。

2015年,黑龙江省投资4.6亿元,新增现代农机合作社117个,全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 278个,总投资近150亿元。农机合作社建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调动建设者的积极性。如旱田农机合作社装备投资1 000万元,要求3年内入社土地面积达到0.07万hm2即可;水田农机合作社,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区建设小型旱田农机合作社等都设有相应的建设标准。自2015年开始,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审批权也下放到地市,采用“县级审核—市(地)审批—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批程序。

黑龙江省2008-2015年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与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2008-2014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趋势图Fig.2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trend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14

由上述分析可见:2013以来,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农机合作社建设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结合以往的建设经验,不但放宽了现代农机合作社投资规模范围,而且有针对性地确定合作社投资规模及土地经营规模的对应关系,给予地(市)级政府及部门更大指导和管理权限,加大合作社建设者选择农机装备的自主性,进而增加资金及农机装备投放效率。2013年以后,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和运营日趋规范化及科学化,各级规范社不断涌现。

2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建设效果分析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历经14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效。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对黑龙江省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土地流转、劳动力节约、农机装备、农机化程度及农业收益几个方面分析其建设效果。

2.1 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

黑龙江省自2008年开始建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截止到2014年底,累计投资131.36亿元,共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1 161个。7年中,农机装备累计投资104.13亿元,占总投资的79.27%。农机装备投资中,利用国家及地方资金14亿元,占13.44%,合作社自筹资金22.49亿元,占21.59%;利用农机补贴资金22.03亿元,占21.15%。2008-2014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结构及比例如表1所示。

多元化筹措资金方式降低了投资风险,有力推动了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2.2 土地流转效果分析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在逐年递增,入社土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土地流转。2011年,全省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14.7万hm2,2012年达到41.1万hm2,同比增长2.8倍,平均流转土地503.1 hm2;2014年,全省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63.3万hm2,较2013年增长近27个百分点。社均经营面积0.07万hm2,比2013年增长15.7%。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的效果逐渐显现,农机合作社及社员的收益明显增加。至2014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累计土地流转规模达63.3万hm2,租赁土地经营规模达6.61万hm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化自主经营及大农机服务模式已成为目前效益最好的经营模式[14-15]。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效果如表2所示。

表1 2008-2014年现代农机合作社投入资金统计表Table 1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 investment from 2008 to 2014

表2 2009-2014年现代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效果Table 2 Land transferring effect of modern farm machinery cooperatives in 2009-2014

2.3 劳动力节约效果分析

由于农机合作社采用大型机械装备完成农业生产,单位作业面积劳力需求量相对较少。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劳动力需求量远少于户营同样规模土地劳动力需求量。节约农业劳动力可为其他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条件,为周边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基础。

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比常规户营模式节约劳动力数量可用式(1)计算,即

(1)

其中,NZ为可转移人数(万人);NS为全省农业从业人数(万人);SS为全省农作物面积(万hm2);Sh为合作社经营面积(万hm2);Nh为合作社从业人员(万人)。2012-2014年劳动力可转移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2012-2014年可转移劳动力数据表Table 3 Transfer of labor force in 2012-2014 data sheet

2.4 农机装备水平及农机化程度提升效果

2008年,黑龙江省开始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至2010年末,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具保有量增至3 245台套及12 365台套。截止2014年底,黑龙江省各地市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装备累计保有量达49 182台套。其中,拖拉机7 313台,各种联合收获机9 089台。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在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机场库棚建设也越来越规范。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场库棚建设投资达25.52亿元,占地面积1 356.71万m2,建筑面积达235.43万m2[16]。2008-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农机保有量如表4所示。

表4 2008-2014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保有量Table 4 Number of modern agricultural machinery's cooperatives’ equipment in 2008-2014 台套

农机合作社的建设也有力地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14年,全省(含农垦)农机总动力达到5 155.5万kW,比2007年增长85.1%;综合机械化程度为96%(全国61%),比2007年提高8.7个百分点;水稻机收率94.9%,玉米机收率96.9%,分别比2007年提高22.95%和81.99%。

2.5 经济收益效果分析

由于农机合作社以规模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统一地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化管理,有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农机合作社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9.479%,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46.938%,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41.854%,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收益效果比较分析Table 5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come effect compare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14

2012年,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总收益达20.08亿元,社均收益达245.8万元;至2014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总收入达141.28亿元,社平均收益达759.5万元,与2013年同比增长135%。该年合作社盈余1 000万元以上的共计288家,占农机合作社总数的33.3%。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户均收益高达3.8万元,创历史新高[17]。上述对比数据说明,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增收效果非常明显,凸显出合作社的优势。

3 结论

1)结合文献及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确定农机合作社的定义、明确了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依据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投资规模、土地经营规模、建设标准与审批程序等特点,首次提出将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

3)通过对2003-2015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农机合作社目前发展现状分别从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土地流转、劳动力节约、农机装备水平及农机化程度、经济收益5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效果,进一步明确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

猜你喜欢
经营规模黑龙江省农机
沃得农机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不一样的农机展
发电集团技术监督创新的思考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效率评价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苏家屯区水稻收获机械化适宜经营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