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2018-08-11 09:19张旭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实验探究初中生物自主学习

张旭彦

【摘要】生物课程把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教学发展之下,会发现教学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展开探究教学,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当然,这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探究与反思。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探究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84-02

引言

生物实验本身就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环节,支撑着生物学科的展开与发展,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提高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推进探究教学的发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将主动权教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寻找到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新路径,最终达成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为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发展做出启示。本文即针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的发展做出策略思考,以期为日后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探究性原则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实现实验探究性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发展,因此,在组织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激励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激励,最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中,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生物探究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寻找灵感,从中发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所在,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完善与发展,激励和引导学生自觉的投入到实验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构建情景、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微观世界具体化等多种方式,调整教学的策略,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让度给学生。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其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发现蕴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寻找到新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学生的成长,紧扣新课标发展的要求,作为教师自觉承担起学生学习引导者、合作者、陪伴者等,同时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完善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氛围之下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表达空间与时间,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不急于否定,而是加以恰当的引导。在课下以及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尝试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推进教学发展的内容,拉近学生知识的距离,增进师生的关系。

二、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运用

(一)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

在当前生物课程中,实现实验探究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缘由与关注点。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寻找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点,并且将其设计为相应的情境,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兴趣,使学生乐在其中。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生动,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情景创设过程中,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声光电影的综合作用,使情景创设更为灵活逼真,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加表达与震撼效果。情境的创设是探究的前提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情境,更要提出问题,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做出提示与引导,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探究的前提准备环节,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出铺垫[1]。

(二)教师做好实验探究的指导工作

生物实验探究之前,教师要做好实验探究的指导工作。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实验中,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是需要在实验室用专业的放大镜、器皿等完成的实验,如对微生物的观察等;另一种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完成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做好实验探究,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为教学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及成长,及时对学生做出实验之前的指导。在对于专业性实验,传统教学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学生即使来到实验室,也会亦步亦趋的追随着教材或者是教师的讲解去完成,缺乏创新意识,未能脱离教材真正的关注到实验本身,由此在推进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实验的指导环节挪到实验之前,提前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自主操作。而对于一些专业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开放的教给学生,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思路、过程等,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设定的实验思路进行完成与结果的记录[2]。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推进实验探究教学,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发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陪伴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而存在,而不是学生的管理者、控制者,在将学习主导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将平等、民主的环境提供给学生,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去模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更多的关注,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探究中,但是这种参与是以合作的形式,而不是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不必要的指导。此时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适当的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与建议,并且供学生自主选择,与学生进行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这才是真正的和谐、民主课堂应当具备的状态[3]。

在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现实验探究式教学,抓住实验教学这一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寻找到学生成长进步的自主途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时机,创设情境,全面推进学生的成长及完善。本文针对生物教学的实驗探究式教学的讨论尚显浅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与发展,最终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2011.

[2]许琴.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1,66(7):188—189.

[3]于凤娟.浅议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17(5):33.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初中生物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