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8-11 09:19韦秀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应用题

韦秀萍

【摘要】初中数学知识是探究科学的重要路径之一,学习好数学知识能够促进初中生全方位发展,然而,当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遇到一定的挫折,特别是在应用题解题方面。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本文着重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培养 农村初中数学 应用题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12-02

引言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应用题的设置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生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初中生应用题解题能力,从而培养初中生知识运用能力。初中数学是一门探索性与研究性知识学科,基于其学科特性的影响,要求初中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初中生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的思考应用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由此可见,解题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故而,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以往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要求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以初中生为主体,尊重初中生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以初中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培养初中生探究、分析、解决知识问题。从而使初中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采取一言堂教学模式,忽视初中生主体地位,很少引导初中生去探究,分析与解决知识问题,使初中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内容,尤其在应用题解题中,一部分初中生虽然对数学应用题形成一定的疑问,教师通过采取说教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生解决应用题疑惑,很少引导初中生去探索、分析,实行有效的解题,导致初中生分析、审题、解题能力不足,致使数学应用题成为初中生学习中的难点知识内容。

(二)解题方法存在缺陷

初中数学是一门探索性与研究性课程知识,基于其课程特性的影响,要求初中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初中生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够灵活的分析数学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然而,在当前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大都以例题为初中生讲解解题步骤,忽视初中生思维的启发与培养,初中生虽然根据模仿例题能够进行解题,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与例题形式不一样的应用题,初中生就不知道从何而解题,同时这样解题模式不利于初中生的长期发展,使初中生形成解题中的依赖性,故而,阻碍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初中生解题兴趣

初中生只有对应用题解题具有一定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故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初中生解题方法,同时还应该培养初中生解题的兴趣,进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在以往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单一的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初中生解题积极性不高,致使初中生解题能力低下。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基于文字应用题,初中生难以理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生解题,以图文并茂的解题模式,激发初中生解题兴趣,进而启发初中生解题思维。例如,在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可以提前整合知识内容,将一些难点的应用题制作成微课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初中生播放,将知识内容以动态形式呈现在初中生面前,便于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初中生对这种动态的解题模式产生解题兴趣,并跟随教师的指引在思考、探索中解题,从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

(二)提升初中生理解能力

数学应用题的特性是信息量大、专业术语多,故而,需要初中生具备较高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初中生只有具备这三项能力,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解题,进而能够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解题中,大多数初中生都是因为理解不了数学应用题的本意,才在解题中出错与丢分,这是初中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审题不清、对题意理解不够透彻所致。因此,在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审题、阅读应用题的指导,提倡初中生在解题中应该多次阅读应用题、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之后进行解题。如,第一遍要求初中生粗读应用题,让初中生了解应用题的类型,并对应用题内容具有一定的认知,第二遍要求初中生精读,找寻应用题中的重要语句,找寻少、几分之几、不超过、比等数量单位,找出应用题中的已知与未知的条件,进而才能够有效的進行解题。此外,加强初中生对应用题题意的收集能力,收集应用题中重要的知识点,挖掘应用题内在的隐性条件,从而才能够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例如,在解答这个应用题时,“某水果公司新收购水果150吨,准备加工上市,而该公司的加工能力,为每天粗加工20吨,细加工为10吨,现在计划10之内完成加工任务,问该公司需要安排几天粗加工与几天细加工?”在此应用题中,教师应该要求初中生细读应用题,引导初中生去找寻已知条件,让初中生运用已知条件去解答未知的条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引导初中生,给予初中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提升初中生的解题能力。

(三)培养初中生结合实际进行解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设置的目的,是教授初中生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使初中生将知识内容有效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升初中生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要想培养初中生解题能力,单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教师了解这一方面因素以后,就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初中生走出教室,使初中生能够将知识内容过多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并在生活实际中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内容,进而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所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初中生将知识贴近于生活实际,才能够使初中生更好的理解应用题中不解的知识点,提升初中生解题能力,进而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解题能力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应用题知识,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能够启迪初中生的数学思维,使初中生深入思考与研究数学应用题,能够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进而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旷有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6(02):139.

[2]胡国东.让应用题更好“应用”——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浅析[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05):42.

[3]任媛媛. 农村初中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应用题解题方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分析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