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剖析

2018-08-11 09:19王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王峰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掌握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本文以初中语文为例,首先分析了导入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采取有效策略,更好的发挥了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25-02

引言

通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时期下,需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给学生创造和谐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情境的影响下,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中[1]。需要积极掌握语言艺术,语文老师要提高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断丰富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以独特有针对性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创建了高效良好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分析课堂语言影响因素,从而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一、語文教学导入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

1.把握语言的导入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握语言艺术的导入时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合适的时间内导入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教学语言的环节,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掌握力度,科学的引导学生。

2.有针对性导入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需要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及时结合学生特点来开展语文教学,更好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有针对性的导入教学语言,创新了课堂教学方式,以多样化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在此环节,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必要性[2]。

3.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严格遵循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语言艺术的环节,需要控制好时间,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的时间的不宜过长、不能过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剖析

1.采用朗诵导入法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掌握语言艺术的应用技巧,积极采用朗诵导入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语言艺术的应用技巧,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朗读的必要性,通过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安排朗读任务。鼓励学生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朗读,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营造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比如在课堂上学习《天上的街市》时,及时选取了优秀片段,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合理分析文章重点,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这篇文章的重点[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学生大声的朗读出来,眼前的街灯,天上的繁星,空中有街市,街市上有很多东西,看到了天河,好像牛郎织女在相会,他们此刻应该在说着悄悄话,多么甜蜜、和谐的画面,在这种环境中,通过采用朗诵导入法来引导学生。教师认真、有感情的给学生进行示范,在此环节,学生及时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选取了合适的片段来进行朗诵,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情景,对文章内容产生了深刻的感悟[4]。

2.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因此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以音频、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积极利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目光,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及时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文章的环节,学生首先观看了有关荷塘月色的视频,选取了几张图片,同时给学生讲解了《二泉映月》这篇文章的重点,在教学中,音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人振奋,让人心净,老师给学生讲解道:阿炳的《二泉映月》给人一种万籁俱静的感觉,琴声在夜空中回荡,倾听琴声,对自由充满了向往,渴望自由,祈求光明,营造了一种优美凄凉的意境,这首曲子,有一种特殊的神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了关于二泉映月的创作意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首曲子的印象。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分析和记忆,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升,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情景化的环境中,通过运用合适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产生了自觉学习的欲望和想法[5]。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对普通话的练习,从而不仅提高了教师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也构建了高效的语言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手法来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语言来激励学生,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化,鼓励学生大胆采用多种手法来进行写作,不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三、结语

积极了解语文教学导入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来引导学生,提高教学能力。采用朗诵导入法,掌握语言艺术的应用技巧,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指导,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分析和记忆,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敏.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J].科学导报, 2013(6):25-25.

[2]何俊辉.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4):104-105.

[3]李秋喜.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考试周刊, 2013(18):37-37.

[4]杨艳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 10(23):26-26.

[5]李洪静.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6):95-9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