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2018-08-11 09:19朱颖颖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梗概鲁滨孙名著

朱颖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60-02

教材解读: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外国名篇名著”单元中,《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用了“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是前所未有的。也正因为与众不同,“作品梗概+精彩片段”该如何教学,成了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

对于“精彩片段”和“梗概”,在教学上我们并不感觉陌生:课文《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都是节选自古代长篇小说的精彩片段,《草船借箭》《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中也都有对《三国演义》《水浒传》整本书的简单介绍,我们也会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在教学时非常自然地加以利用。作品“梗概”和“精彩片段” 同时以正文的形式出现后,在主要内容的提炼上更具有典范性,学生可以通过“梗概”快速地了解整本书的故事大致内容。其次,这个单元出现的“精彩片段”和以前的“名著节选”还是略有区别,例如《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等课文,故事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的甚至与其他章节没有太多的联系,而且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故事全貌也已经有基本的了解,因此这些课文虽然是节选实际已接近单独篇章。而《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显然更长,并且“碎”,没有前因后果,阅读时如果没有“梗概”,理解上会出现情节空白以至无法连贯,是真正意义上的“片段”。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读些什么书?(访问)喜欢读名著吗?读过那些名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部世界名著——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访谈的形式进入新课,再引出作品的写作背景,既摸清学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梗概

1.首先,我们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浏览后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梗概”试着用更简洁的话概括故事,这既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故事重点的把握过程。

2.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以及怎样克服的。)

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读后同桌交流、全班汇报。(板书:克服困难)根据汇报提炼总结:

(1)住所──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食物──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3.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过渡:原著中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我们去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

三、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看看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真实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增强读者的兴趣。)

2.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阅读和判断的过程实际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过程。

3.默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初读后与学习伙伴交流,然后汇报,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1)鲁滨孙列出的“好处”和“坏处”:指名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

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他的处境的呢?哪句话说出了他的心声?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出示,齐读: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板书: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设计意图:我们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还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一些精神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包含“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啟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本环节是体会鲁滨孙战胜困境的人生态度,是本课的重点,采用指名对照读鲁滨孙列出的表格的方法,找出最能代表他心声的话读一读,更能感受他面对困境时良好的心态。

(2)除了鲁滨孙积极的生活态度,你还觉得文中哪些语句很精彩?

如:即使是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还要关注这些含义深刻、给我们带来启示的语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名著中的名句。

4.提炼总结:谈到读书,同学们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吗?(总结,板书)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阅读积累,通过课文这个范例,顺势引导提炼出读书方法,是对语文学习的延展。

四、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小组交流,汇报。

2.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我们还是找到原著读读吧。我想,你一定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能解开心中的疑问,还能发现值得珍藏的精彩语言。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用上我们刚才说到的读书方法,可以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

3.在读原著之前,老师把课后学习伙伴提到的制作耐火罐子的片段提供给大家先睹为快。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本课的编排便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因此,适当的“吊胃口”能增加学生的阅读欲望。

猜你喜欢
梗概鲁滨孙名著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拯救火星“鲁滨孙”
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怎样写好作品梗概
如何写作品梗概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成功在于什么?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