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8-08-11 09:19苏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

苏强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整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俱存的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小组互助合作能优化课堂教学,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68-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推进,小学语文的课堂不再是夫子讲学版的教学风格,加上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地展现图、文、音、画等多种信息,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教学目标,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打破了抽象思维的壁垒,有利于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感受是人获得经验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小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薄弱、经见的的事与物较少,即前知识储备不够,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展示出自然环境的河流、山川、大海的壮美,给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投像--记忆--知识,那可以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感受。多媒体可以展示自然、现实生活、远古场景,融历史、文化、自然于一堂,在课堂上能直观形象地呈现事物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地注意,使学生能把课文中的文字与现实或历史的事物建立联系,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以幻灯片形式展示不同秋雨情景,让学生对秋雨有一个前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而在课文讲解过程中,通过音频片段的层次增加、视频播放既有视觉的冲击,也具备了声觉的刺激,在这个场景下再让学生用象声词、状态句去描述秋雨,学生会展现出不同的描述和观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老师再讲解秋天的雨、阐述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生就会对文章字里行间透出的感悟,并且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思维发展等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想象活动、训练思维发展

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陶冶高尚情操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想象活动,会给学生在头脑中呈现美丽的、丰富的、层次分明的的画面与场景。平时接触的事物、自然及历史的前知识都会投影在想象的过程中,呈现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的有机整合会给学生呈现美好的画面。

如讲授《春天》一课时,教师要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学习生字、偏旁,同时利用多媒体来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观看春天美好的景色。把春天风物的词语作为选项,让学生把他们与插图相对应,学生既学会了文字,也感受到了图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力和观察力,学习不再是浮光掠影,春天的景物走入课堂更能使学生思维快速的跳跃,不仅能准确抓住寓于课本中的核心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前知识与课文的快速整合。借助信息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超链接将12个词对应地链接到实物视频、配音介绍及词语拼音有层次的展现,那些变化的、流动的、不易捕捉的景物可以促进学生对单个词语详尽的了解。课堂总结时让学生通过思维想象,以图画或文字的形式展现春天的画面。老师再展现各地春天的画面来丰富学生的认知,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化静态为动态、着力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要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关键问题,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滔滔不绝地空口解说、机械的呈现挂图表格、单纯的手指比划、图板模型的动手操作、板书绘制、讲练结合等老旧的教学手段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已经苍白无力、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势如破竹、手到擒来。如课文《琥珀》中,苍蝇、蜘蛛及松脂油三者在那一瞬间的运动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改用三维动画演示,那就一目了然了。计算机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象、变想象为直观。把宏大的场景过程微观于多媒体的模拟,对快速变化的事物作微分定格,化繁为易,变枯燥为生动,消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使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变得顺利。

四、课堂小组合作、课外互助延伸

新课改根本的出发点在于由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发展,利器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校本课程建构者、学生实践活动的导师。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将学习能力强弱的同学结成小组进行课堂合作学习,课外阅读及实践活动要同伴互助,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在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在讨论中发现、提出、思考问题,团队協作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小组发言人要综合小组成员意见及时表达自己组对问题的想法、看法和观点,自觉听取其他组同学和教师观点,完成课堂评价过程。

新时代,头脑中已有的知识量不再是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课堂不再是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授道解惑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除了知识的共同学习以外,还要促成学生新思维的形成,使学生能主动地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把这种学习能力能运用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齐溶芳.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新教育时代.2018(1)

[2]田瑞雪.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小学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研.2004(6)

[3]周球东.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8(2)

猜你喜欢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