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

2018-08-11 09:19蒙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养成教育农村小学

蒙城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通过管理、规范和熏陶等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而行为习惯养成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可见,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造成直接性的影响。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从确立办学思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组织课外活动、建设高效课堂、完善校园规章制度等方面开展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14-02

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校文化符号能够在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自由发展,由于校园文化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故校园文化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方法均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的提高学生道德行为和情感品质等方面的素质教育。为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针对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一、确立办学思想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办学思想有机地将教育、管理思想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其一方面结合了学校关于如何办好学校的思考,另一方面结合了学校关于办怎样的学校的思考[1]。办学思想由学生生存动力、期望以及理由共同构成,农村小学应当结合农村人憨厚老实的本质、善良感恩的情感以及勤恳劳作的黄土地文化,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在农村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全体师生共同践行学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并让其成为农村小学生存的理由、动力以及期望,进而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帮助。

二、打特色校园文化

由于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故校园文化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方法均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学校不断传承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气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教师和学生能够保持共同的特质,即积极的精神风貌,其中学校中的建筑、标语、教学用具、图画等均能够体现校园文化[2]。学校办学思想确立,及时召开农村小学校委会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召开校委会能够及时地布置学校校园文化,将学校不同地方布置不同且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可以在每个班级的教室正墙布置具有本班特色的班风牌、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等,在其他的三面墙壁上可以布置主题展板,在教师走廊墙壁上同样可以布置主题展板,如励志文化主题展板、感恩文化主题展板等,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还可以在学校校园内布置中国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水房附近设置节水节电文化,在校门东西两侧设置艺术文化、孝道文化、安全文化和军民共建文化等。借助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的方式构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组织课外活动

有研究显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故在农村小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3]。农村小学可以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活动,如召开春秋季运动会等。除了可以召开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县、镇组织的各类运动会,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其次,可以利用一周中的某一天固定为学校的校园活动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防火防震安全演习、习惯养成班会、文艺汇演、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等。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足球等球类运动、象棋等棋类活动、书法等文艺活动,每项活动均应该安排具体的指导老师,并在活动前后做到有计划开展、有过程进行、有总结完,提升学生体验感同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建设高效课堂

教學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备课、上课,新课改提出需要读教学课堂的四十分钟时间要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和上课工作[4]。在备课环节,教导处可以展开备课评比活动,如“某某小学三三五教学模式导学案”评比,不断鼓励农村小学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书写、朗读等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农村小学可以在每个班级设置图书角,邀请学生同教师一起构建图书角,并在班级设置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图书角采用开放式管理,故学生可以通过图书借阅卡借阅图书。教师鼓励学生多阅读,于每周日统计班级学生的借阅情况,让学生之间互相推荐书籍,同时可以在每周布置一篇关于阅读书目的练笔作文。

五、完善校园规章制度

完善的校园规章制度能够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农村小学在开展常规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为精神文化建设服务。首先,以农村小学的办学思想为依据建立并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每人践行学校制度。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严格贯彻落实农村小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中,通过学生间的比、学、赶、帮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约束学生日常行为行管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进而达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远,当地生活水平较,多数家长为生计问题外出打工,家长无暇顾及学生的行为养成,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之间又存在紧密地联系,故农村小学应该在日常教学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由此,本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从确立办学思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组织课外活动、建设高效课堂、完善校园规章制度等方面开展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路永俊.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6,05(13):10-11.

[2]路永俊.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J].名师在线,2017,06(04):6-7.

[3]王智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考试周刊,2018,17(39):34.

[4]唐惠琴.创建现代化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教书育人,2018,05(03):12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养成教育农村小学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