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

2018-08-11 10:23王文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运用人文精神

王文英

【摘要】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就是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好可有有效的向学生们传达人们精神,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从语文教学现状和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和特点来对人文精神来教育进行基本的解读,本文分析了如何将人文精神有效的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中去,如何有效的去运用。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94-01

语文这门学课特点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其使这两种特特点相结合的基础性的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能推进人文精神在学生中的建设,高中语文课堂最主要的是通过老师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素养、语文综合能力等。所以每位高中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其中去,人文精神的渗透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说明了将人文精神有效的渗透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来看,家长和老师们往往都更在意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重要的人文精神教育,由此降低了人文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高中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人文精神的教育,会对高中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影响,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就是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同时正确的向学生传达人文知识,从而是学生的意志精神更加的奋发向上。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同等对待工具性、人文性这两个方面,将人文情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把人文情怀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整体素质会由于人文精神的渗透而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将学生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培养好,人文精神中人文教育是的首要位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一改以往传统的模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捷径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人文精神教育渗透进去。借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传达人文精神,从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正所谓“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还应该传道,传道也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达人文精神,下面讲述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人文精神有效的渗透进去。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学生的成绩看作最主要的,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把成绩当成为以的标准,而重要的人文精神培养往往就被忽视掉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工具性,让学生按照固有的思维来解题,对于答案的讲解也过于唯一。比如说,许多教师在讲解到文言文的时候,只是注重文言文中的字词的解释,忽略了文中重要的人文精神。所以,高中語文教师应该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树立起这个观念,设置良好的计划和目标,不仅仅是要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都要准确的传达给学生。比如说,教师在讲到《离骚》这一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屈原的爱国情怀,将其高尚的爱国情操传递给学生们,让学生们从屈原的身上学习到爱国情怀。

(二)将课文作为主要载体,注重情感教育

课文,就是语文这门学科的主要载体,教师应该通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知识等来让学生们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比如,教师在讲到《祝福》这一篇课文时,先让学生仔细的阅读完全文,祥林嫂的遭遇一定会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后心生惋惜之情,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和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课文来让学生们了解到祥林嫂这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让学生们了解到当时封建的社会主义。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文,是语文这门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往往就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所以就必须要通过老师对课文中人文意蕴的挖掘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师在讲到《兰亭集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让学生们了解到本文的作者王羲之,并让学生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对王羲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过后再让学生们阅读全文,发现课文中的问题,教师对其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高。

(四)开展课堂互动,营造人文氛围

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一举打破以往的传统观念和模式,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对进行互动,让学生们在针对人文精神进行交流与讨论,扩展语文课堂的空间,学生们的相互讨论能够形成多样的语文教学情境。比如:讲到《林黛玉进贾府》时,让学生们研究和讨论文中的人文关系,对文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一些见解,讨论和发表过后然后再来仔细的阅读全文,并给学生们在适当的时候指导一下怎样更好的去欣赏文章,让学生们去注意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还可以让学生去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别人的意见也需要认真的去倾听。教师还可以通过本文引申到我国的四大名著上去,使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促进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人文情怀

现代信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给教育事业也带来了也大的影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语文课文的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多媒体也可以将人文故事全都展现出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宽,比如:在讲到《过秦论》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功能给学生们充分的展现文中的内容,给学生们营造出战国纷争,让学生们讨论为何亲王朝会迅速的灭亡。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时十分必要的,充分的渗透人文精神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还能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教育时语文教育中的核心,这就要求高中的语文老师将人文精神充分的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并且积极的将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老师要多注重人文性,尽可能的慢慢去减少教学中工具性的目的,更多的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的目的出发。

参考文献:

[1]李建明.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问题渗透分折[J].神州,2018,(2):114.

[2]闫登云.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382.

[3]张邱.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解析[J].新课程导学,2018,(6):8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运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