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分析

2018-08-11 09:21南黛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南黛琳

【摘 要】如今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其素质教育渐渐的深入人心。而新课改对小学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学会挖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小学生的艺术品味以及艺术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课堂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比较强,且对图像有着直观的想象力,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模仿性极强,对此看见图像能有着一定的观察模仿兴趣。而对于美术课程来说,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能力,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的进行发展。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要不断的对其进行鉴赏以及欣赏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1.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

现今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技能的传授以及知识理论,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在课堂中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没有将学生的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征中得到紧密的结合,对教学的情境创设能力没有科学以及合理的设计。其次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认识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外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考评机制还不够成熟且相对缺乏,这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最后一个问题即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渠道还存在着单一化,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向课外的自觉意识,没有充分的重视课堂的内在互动,使得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动力。

2.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2.1关注生活,让美感自然流淌

学生的生活周围处处都存在着一定的美术,其美术学习也存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周围事物,学会独立思考思考,要引导学生在生活方面关注自然以及人文美,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感受到建筑以及艺术之美,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找出生活的灵感,能够让生活的美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让美感贴近于生活。例如教师在学习《童话城堡》这一课时,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房子,让学生找出这些房子的共同特点。从学生的表述上来说,学生就应该感悟到美以及追求美的想法。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城堡的特点,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后让学生能够画出具有相对特色的城堡,教师对学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发现感兴趣,就愿意发现生活中艺术的美,通过动手去表现以及表达。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审美,让学生能够展现自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以及思考。

2.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现今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开展游戏教学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中能够获得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教师在《会变的盒子》中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指出这些形体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够快速的对这些形体描述出来,不断的结合学生所画的图形,指出三位空间的立体实物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感受形体的魅力,让学生从生活周围中找出不同形体的废弃盒子,学生准备相关的工具根据教材进行尝试不同的形体组合。在这过程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尝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操作水平,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情趣。

2.3注重方法,提升审美品质

教师要让学生观察生活的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教师在教学的额过程中要让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到活动中,能够感受以及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学习《大师画我也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能够自主的进行欣赏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绘画作品。教师还可将作品进行示范,采用抽象且不规则的形状进行示范,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魅力以及创作。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特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4宽严相济,让审美成为习惯

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以及愉悦的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学生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享受效果,同时也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有些学生的基本绘画以及美术认识的知识是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强化。对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训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严格的要求自己,要让全部的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要领,要让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作品,不能出现一丝马虎的现象,要提高学生精准的观察力度,从而形成审美习惯以及意识。

3.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欣赏事物的过程中能够理性的获得审美体验,要不断的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苗.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2016.13(13)

[2]周君霞.分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學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6.9(20)

[3]李雯.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4)

[4]李海东,黄春玲.快乐上好美术课轻松提高审美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5(17)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