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2018-08-11 10:23万思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新的教学观念的提出与普及,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了新的认识与共识,认识到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弊端与不足,为此,各位一线教师纷纷寻求突破,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基于此种教学背景,笔者在本文中将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就出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語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36-01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文教育基础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在小学期间的积累与积淀,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既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学生人生的奠基之路。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着责任感与使命感,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认知教育与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寻求教育方法的突破与教学思想的变革,认识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对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够

语言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之一,更是沟通学生、家长、老师三者间的桥梁。许多教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过于重视教学方法在形式上的革新与应用,从而忽视了语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与感染力。在情境教学中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许多教师过于依赖情境课件,教学的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到制作课件上,一方面,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分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精力,对课堂教学效率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过于直观的情境课件也会限制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与课堂预期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平衡好语言与教学课件的关系,教师语言与课件应该是教学的启发者而非定义者。

(二)对教育时机的掌握不足

我国语文教师受到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普遍缺乏掌握教育时机的能力,语文课堂常常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为了赶教学进度,许多教师压缩了学生的课堂阅读时间,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时常强行假设情境,对教学过程进行硬性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在对文本不甚了解的同时,难以吸收教师教学内容,即便对教学内容有所掌握,往往也流于表面,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由于对学生课堂活跃度的过度追求,许多教师不得其法的套用、滥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但无益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反而会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自觉游走在各种情境之间,这种看似精彩的课堂往往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危机,学生对所学知识走马观花,教师自我沉醉在成功的课堂效果之中,最终导致的却是对各种语文教学资源的浪费,造成语文教学效果的滑坡,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难以实现。

(三)课堂教学对多媒体的依赖过重

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对多媒体设施的过于依赖现象,甚至会出现当多媒体设备故障时,教师不知道讲什么、怎样讲的教学事故,这种依赖已经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最初目的,同时,这种病态依赖现象势必会导致教师对面对面课堂教学工作的忽视,降低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导致教师教学引导者角色的缺失。与此同时,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会让学生忽视学习的精度与深度,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由此观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媒介而非目的,如果本末倒置,将会对正常的语文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情境的体会

情境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其独特的感染力,通过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情感体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既有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特定情境的体会,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在完成语文硬性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理解力与接受能力的限制,对于某一角色的理解往往存在过于流于表面的问题,这时,语文教师就担负起引导者这一角色,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深化学生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二)将情境建立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基础之上

小学生受到其身心发展阶段的限制,智力发展与理解力尚未健全,他们的一切认知都是建立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基础之上,对于一些远离生活实际的事物往往很难理解。基于此种教育现象,小学语文教师不得不积极开拓思维,为学生们创设出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共感,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并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当然,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给予足够的关注,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是汉语学习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影响着个人语言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受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理解力与接受能力不高,缺少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抽象化的语言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该阶段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教学手段来激发和锤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优化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情境再现

教师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对情境进行创设和展现,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通过视听说结合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在讲授《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日月潭的宣传片等方式来向学生展现日月潭的美之所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与意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双线教学方式,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发展,情境教学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并深刻的影响着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束缚,从本质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秦丽.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新课程(小学). 2015(01)

[2] 董国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5(66)

[3] 马东丽.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0)

作者简介:

万思思(1988-)女,汉族,本科,小教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