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探究

2018-08-11 10:23韦兰凤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形声字笔画识字

韦兰凤

【摘要】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内容。那么怎样提高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 0189-02

一、教会学生识字方法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二、利用多种趣味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1)、借助猜字谜。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泉”字:上白下水;如“工”字:可以说成“二”加“1”等等;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2)、利用图画识字。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3)、利用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4)、利用游戏将游戏引入课堂能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中,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小公鸡”、“小鸭子”。结合指导,经过多组表演练习,孩子们在游戏中比较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了十多个生字及几个词语。后来,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又将“看谁送信快”、“词语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

三、利用实践活动,带学生走向生活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举办“购物超市”、“水果运动会”、“小花市”、“逛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实际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四、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画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遇到难写到位的笔画,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人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

(二)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教学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以下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1)出示声旁,繁衍新字。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巴”,學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巴”繁衍出“爸、爬、把、吧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己能力的形成。

2)相近字的比较。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教学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猜你喜欢
形声字笔画识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识字
识字儿歌
一笔画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