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分析

2018-08-11 10:23薛良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摘要】因此本文将从拓展训练法的介绍入手, 对高校体育为何要引入拓展训练以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开拓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57-02

当前,随着教育新纲要的颁布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高校体育改革如大潮涌动, 其中拓展训练法作为一项对促进素质教育和新大纲“ 健康第一”理念贯彻有积极意义的运动形式, 理应步入高校体育课堂。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数,从而为学生的今后学习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各大高校教师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而就目前来看,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当属拓展训练法了,即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它的運用已经得到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认可,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当借鉴此法来加强我们的体育教学,从而推进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据此,笔者将对拓展训练法展开具体论述,同时就如何运用提出了几点拙见,希望对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孩子从小便养成任性骄傲、过分依赖他人、缺乏同情心、喜欢攀比等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是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与就业的,因为就目前来说,社会需要的是会独立思考问题的、虚心学习、且具有合作意识的人,那些缺乏合作意识的人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拓展训练法就可以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运用我们可以发现拓展训练法中的很多项目都以团队形式来完成的,它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以“独善”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集体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意识的教学目标。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有很多坎坷与曲折,但是生活便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这一规律,那么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立足,我们仅靠能力是不行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因此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一员,也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来应对就业的压力,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它是需要长期训练才得以不断形成的。而拓展训练法也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拓展训练法指导的体育教学下,各个项目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因此学生要想完成这些项目的学习,就必须具备勇于挑战、敢于战胜自己的心理恐惧、敢于在挑战失败后迎难而上等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体育项目的学习,因此可以说拓展训练法不仅可以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在遇到难题时保持冷静、果断、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因此,参加拓展训练能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模式

就教学的结构设置来说,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结构,当然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在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因此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而就目前各大高校的改革形式来看,大多都是以拓展训练法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在拓展训练法的实行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一个指导讲解的作用,真正实践的主体还是学生,这就在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此外,还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在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下将会使得学生与老师形成一个“共同立场”,即处于师生共处在班同一环境下相互学习,教师可以成为小组的一员,来面对共同的问题和不足,与学生分享共同的体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讲课,同时还有利于有助于构建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促进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教学

一般来说,我们的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我们要想改革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实行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首先就要解放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们的教学模式才能得到相应的改变。笔者以为解放思想观念可以从以下激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只有学生搞懂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他们才会喜欢上这门课,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学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给予他们合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要意识到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体育训练,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技术技巧、心理品质、精神体验等方面的培养,从而通过体育学习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是树立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的观念,在课下时要学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并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案,从而更加适应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发展状况。

(二)保证各个项目运动的安全性

一直以来,安全问题是各个学习阶段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最为敏感的话题,大学阶段也是如此,因此为了保证我们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保证我们所开展的每一项体育运动,每一次体育训练都是非常安全的额,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即安全系数都是非常高的。比如在课前,教师就应当确保每个训练项目都是经过自己合理设计的,并且反复试验过的;在课上学生实际操作前,就应当询问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学会根据动作的难度性适当剔除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以免超出他们的身体承受范围造成危险;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指导学生认真按照安全程序指导参与训练,合理组织训练过程,按规定程度和要求操作,并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消除思想顾虑,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较喜欢上体育课,对教师组织的活动或游戏也充满了兴趣。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上课总是感觉心不在焉,当然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练习,追其原因,我们就能发现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活动缺乏主动意识。因此,我们就要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也能为体育较差的学生增加信心与动力。首先,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学生不懂的問题进行悉心的指导,营造轻松良好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把师生关心处理好,学生才会喜欢教师,也信教师所传之道。其次,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爱好等展开一些活动,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更加快速的被同伴接纳,融入到体育课堂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四)丰富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一直实行高压的体育训练方式,学生不仅会吃不消,同时他们还会害怕上体育课,时间一长,他们也就会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训练方式,如开展各类拓展项目挑战赛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加分与鼓励,对发挥失常的学生给予支持与赞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我们以这样的形式进行不仅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加体育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与友谊。又或者是建立体育拓展训练俱乐部, 鼓励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可以适当加大学生的训练量,促进他们的健康,二来还有助于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学校体育, 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并可以使校内外拓展活动更加有序, 更加安全。

总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身体状况了,因此我们应当做出体育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改革,而笔者以为拓展训练法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教学方式融入到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来,当然,这一改革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它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学生的配合,学校的支持与鼓励等各方面的配合才得以实现,不过笔者认为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不断配合之下,我们的体育教学效率一定会有座提高,同时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育实.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才智,2011,(13):257.

[2]陈柔,林雅.拓展课程在体育高职的前景研究[J].科教文汇,2010,(8):171-172.

[3]王增斌.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197-197.

[4]张辉,刘香兰.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相关因素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75-76.

[5]胡玉华,朱小毛.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88-91.

作者简介:

薛良磊(1982-),男,河南濮阳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