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

2018-08-14 14:35谢春来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改进策略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谢春来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作业过多、压力过大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不断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进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确保作业在不给学生造成过大学习压力的同时,能够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根据当前小学数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缺乏趣味性

小学生性格生动活泼,定力较弱,只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当前小学数学的作业主要由单调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没有相应的生活背景,也没有有趣的故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中规中矩的作业设计,会逐渐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学习动力,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

2.作业存在单一性

当前的数学作业设计仅仅是为了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往往表现为课堂知识的另一种形式,没有满足学生的探索需求,也没有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影响学生的解题兴趣。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给不同的学生布置统一形式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发展。

3.作业缺乏实用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采取仿题的形式,只注重机械的演算训练,没有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中包含了大量的生活元素,生活中也处处包含着数学知识。数学作业与生活相脱离,会使数学作业缺乏实用性,使学生无法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认知联系。

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关注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进行,要让学生通过作业提升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树立情感态度,掌握知识技能。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因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点,将实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等融入作业设计,让兴趣吸引学生投入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1.加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增添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投入到作业之中解决问题。利用动画片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寻找里面有数学知识的动画片,让学生自己看,在其中找到数学问题又解决它。改编四大名著尤其是西游记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小学生都喜欢看孙悟空和猪八戒,利用它们来编造出具有数学题目的故事情节,并配上它们的卡通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认识钟表》这一节课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与时间有关的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认识并记住钟表中的指针,掌握利用钟表查看时间的技能。例如,在教学各种图形之后,给学习布置剪裁拼接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剪刀和纸片,按要求剪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提高学生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剪裁的图形,拼出自己的喜欢的物品,例如飞机、房子等,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加强数学作业的针对性

每一个孩子都由于先天发育和成长环境不同的原因,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都不同,教師教学时需要因材施教,安排作业也同样需要如此。统一的作业并不适合不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甚至连处理结果都不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多种形式的不同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来完成,又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作业形式,既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多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

3.加强数学作业的实践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把数学作业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实践意义,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教师要加强数学作业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画家里住房平面图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对住房进行测量,然后再按一定的比例,用尺子画出家里的平面图,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比例知识,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加强数学作业评价的多样性

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对于思维灵活、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完成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的作业,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于中规中矩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完成一些可转变的题型,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不要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要求他们从独立完成作业开始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其次,鼓励和肯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自信心,教师要拉进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评价作业时不能只改“对错”,要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之,数学是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应用力和创造力。当前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长期坚持探索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效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会阁.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讲评环节的优化设计[J].学周刊,2013(12)

猜你喜欢
改进策略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