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困惑和对策

2018-08-14 14:35范春森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困惑教学改革对策

范春森

【摘 要】 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系统学习汉语的初始阶段,对学生今后各个学科学习有着重要影响。新时期,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对各个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及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学科,要紧跟新课程改革步伐,及时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员素养全面提升,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依然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困惑;对策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学科,语文不仅有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中国汉字的作用,而且也是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学生在面对语文学科时,对该学科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而良好的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最终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新课程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通过推广素质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和文化传播学科,更要紧跟新课程改革要求,及时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作出改进,摒弃过去应试教育模式,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当然,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面对这些突出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

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是具备语文综合素养,只有学习好语文,才能有更好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普遍教学活动受到应试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并把教学目标片面的停留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忽略了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阻碍了小学生各项素质提升,对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产生了极大不利影响。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困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小学语文内容缺少文学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文化在社会中涌现,相对于当代流行文化,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传统文化淡化也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小学语文越来越缺少文学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应用丰富的视频资料开展辅助教学,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激烈讨论,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深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理解,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所谓的教学改革推广的教学方法浮于表面,很多教师并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结合,缺少了语文学科中纯粹的文学性,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会在一堂课堂内增加很多课堂活动,活动增加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大量活动使得教师和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教授和学习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丰富文学内涵。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教学内容,实际上打着教学改革口号的虚伪包装,其本质依然是应试教育。不能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再精美的教学课件,再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视频,也只是应试教育的虚假外衣。

1.2改革认知深度不够

纵观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的众多现实教育问题,可以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改革本质和改革实际要求把握理解不准确,教学改革不够彻底,改革深度不够。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要求下,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注意控制课堂中的教学节奏,转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不自觉的向着应试教育迈入。虽然表面上提倡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但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灌输思想,试图将自己的所学全部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下,不给学生思考、创造的机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往往将提问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混淆。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思想中,认为提问就是问题探究,不去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仅仅是针对课本中的实际问题向学生提问。上述的种种表现就是对新课程改革认知程度不足所致。

1.3改革思想贯彻不彻底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关系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注重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用问答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改革思想贯彻落实不彻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步入极端。具体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地位,将整个课堂全部交还给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漫无目的的学习,课堂纪律差,教学效果不高。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思想中依然残留着过去应试教育的理念,在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往往重视和所谓学习优秀学生互动,对于成绩一般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很少关注,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能开展差异性教学。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2.1突出小学语文文化的传承性

在我国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小学语文教学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传统教育理念下,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一定传承,让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更好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语文的文化价值,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更能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确保教学活动更加貼近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技巧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更应该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特点全面纳入到改革方案中。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2倡导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创新意识,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各个方面做出适当调整,确保照顾到各个方面。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与教学改革相配套的一系列教学评价机制没有紧跟发展,这也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缺少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如果依然沿用传统评价模式,教师则难以更好的应用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向着应试教育转变,无法对小学语文教学革新。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小学语文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这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时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机制创新突破,从客观角度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顺利推进。

2.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质量如何,直接由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教师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实践对象,还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主导者,他们处于教学第一线,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教师专业素质如何直接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就要求学校经常性的组织和新课程改革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及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本校实际情况有效结合, 稳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向秩仪.理性对待小学语文课程整合[J].语文建设,2016(35)

[2]农民强.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

[3]陈红.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体会[J].科教导刊(下旬),2017(01)

[4]宋汪洋.反思与重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J].语文建设,2017(02)

[5]張永忠,赵引弟.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6]王海燕.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7]许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8]罗燕.基于国际化视角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16(03)

猜你喜欢
困惑教学改革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