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8-14 14:35郭幼婷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维创新语言积累文化底蕴

郭幼婷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品德修养等,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世界观。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言积累;思维创新;文化底蕴

可以说语文学习关系着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对学生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究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方法。

一、语言积累,增强小学生文化底蕴

(一)语言训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就要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必须要打好基础,掌握好必要的语文字词基本知识,对于语言的应用要经过大脑的转化思考梳理,从而对语文素养进行修炼。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可以在查字典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阅读中赏析语言,通过这些方式熟练语言技能。

例如在教学设计《杨树之歌》一课时,教师先让小学生朗读小诗,并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让小学生自主识字。小学生掌握字的读音后,教师可开展“字、词节节高”,让学生们从生词中选取进行组词、说话活动。最后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段读一读,谈谈自己为何喜欢这句话,这段话用词用句好在哪里。以此帮助小学生真正掌握字词,并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加強阅读,积累文化知识底蕴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一篇篇范文,其中占有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小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利用小学生的“空白”填充大量优秀汉字、诗文和语段等,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优秀文化。同时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知识量,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

例如进行“每天诗一首”活动,在背诵课内小诗的基础上每天背诵一首与教材相辅相成、符合小学生需求的优秀古诗。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可以订阅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报刊,比如《小学生语文报》等。研究表明,语言素养较高的学生大都得益于课外阅读,在锻炼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拓展视野,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

(一)遵循作文教学规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写作能力展现的不仅是小学生对字词的灵活应用和准确把握,更能展示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养。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并注入新的活力,鼓励他们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勤改多练。在作文教学中注重释放小学生的心灵,鼓励小学生的自由表达,发展学生的个性,收集他们的奇思妙想。

例如在作文教学的选材上,教师的要求不能过严,重在要学生真情流露,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创意上不要千篇一律,刻意追求,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小学生阶段由于智力水平较低,正是启智关键时期,模仿是这段时间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帮助小学生观察生活等材料,根据课本中的句子进行模仿。如在课文中学到“只要……就……”的句式,教师模拟情境让小学生进行模仿造句。

(二)思想教育,塑造小学生美好品质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有一项特殊的作用,即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等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学课文中的优秀篇目涵盖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思想深度,作品人物所展现的高尚情操,坚强意志,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向小学生灌输优秀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好品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美好品质的培养,促使小学生往德智体美劳等的综合方向发展。

例如在教授《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一课时,教师要重在让小学生们理解周恩来从小就有的抱负与胸怀,学习周恩来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强大,更好建设自己祖国,摆脱帝国主义欺凌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励小学生更努力学习,并订立远大目标,热爱祖国,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思维,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

(一)激发情感,增强小学生感知能力

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作用,小学生心智纯洁,无论是阅读作品还是自己写作,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情感共鸣,并在自然而然中毫无掩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用自己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通过情感沟通带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发现语文的美,感知语言的美,通过激发感情,增强感知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爱是什么颜色》一课时,教师难点在教授学生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篇诗歌,增强学生的感知力,理解诗歌展现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多元活动,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

学习语文学科其实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审美认知活动,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分析、理解,进行精神文化熏陶,陶冶自己的情操,怡情养性,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多彩的夏天》一课时,在读完课文后,让学生交流夏天都有哪些特点,如炎热、多彩、有趣,再交流自己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知识、内容、能力都牵涉极广的人文学科,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上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用心钻研,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寻找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与家长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质,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韦青妹.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教育,2016(12)

猜你喜欢
思维创新语言积累文化底蕴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思维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