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程化机制研究

2018-08-14 14:35傅静
文理导航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互联网

傅静

【摘 要】如“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既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又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为了能够趋利避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务必要改革创新,自觉自愿地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党建;服务组织模式

1.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在全国第12届3次会议(2015年)上,李克强同志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推广实施。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深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换代的情况。“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既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又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为了能够趋利避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务必要改革创新,自觉自愿地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进而有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本文就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程化机制进行研究。

2.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主要措施就在于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及互联网技术,以此来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进而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生产力与创新力,形成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社会产业都面临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提升,“互联网+”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无限的发展潜力,已经深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各领域。

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相互结合,能够推陈出新、把握机遇,形成“1+1”远远大于2的效果。“互联网+”时代快捷、海量的咨询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能够让“面对面”、“点对点”的信息沟通交流模式来代替过去那种“点对面”的信息沟通交流模式,能够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政策方针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地发送到每一位学生党员;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建立“线上”党建工作,支持开放共享、师生互动,无疑能够让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公开化。

3.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3.1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成员主要是学生辅导员或者高校党务工作者,大多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无疑能够取得较佳的效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则不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自由地输出或者获取咨询。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均是长期被自由思想、网络平等理念深深浸染的,若还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那么必然很难取得较佳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有鉴于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若还及时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努力去提高自身素质,不能对“互联网+”时代的工作规律与思维方式进行及时地掌握,那么一定会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

3.2对高校大学生组织行为带来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是面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等。当前的大学生普遍是“90后”,他们大多都是利用互联网渠道来获得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的认识,并且还会通过微信、QQ、论坛、微博、博客、MSN等多种方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南振中先生(新华社前总编辑)曾经说过:中国存在着两大重要的舆论场,分别是“民间舆论场”与“主流媒体舆论场”。而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的认识程度和思想动态就是“民间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参政议政、来对周边发生的大事小情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思考,也亟需党建知识教育多样化,最好能够实现在线党建知识教育。

4.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拓创新

4.1“互联网+教育”,打造实时在线党建知识教育

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虽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若要永葆动力,那么就需要吸取“互联网+”的营养,并且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幅度增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基于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國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来看,应该要构建出“终身化”“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党建知识教育体系,最终达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这也是“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的挑战和问题。

有鉴于此,应该通过“互联网+教育”来打造实时在线党建知识教育。从目前来看,网络教育就是一种较佳的解决途径,高校党务工作者可结合党建知识教育内容来制作若干个教育课件,并且将这些教育课件上传到网络上,结合学生党员的具体特点来推送不同的课程。学生党员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学习时间,只需要登陆互联网平台或APP软件就可多次重复学习及个性化选课,还能够与平台上的学生党员实时互动、并且可以与高校党务工作者进行在线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新型的党建知识教育方式,能够让广大学生党员及时吸收丰富的、新鲜的党建知识,促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4.2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也日益加快,原来的高校学生党建内容很有可能就会过期失效,这就更需要注意时效性,以便能够及时地将最新的党建知识、最新的政策方针、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广大学生党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就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能够有较高的敏锐性,要指派专职人员来对与党建、社会经济最新发展动态予以实时了解和关注,并且还要对国家、地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予以深入研究,这样无疑能够有效“把控”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及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应该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要积极将相关的、优秀的、先进的国内外视频引入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

4.3打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直通车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共享互动、平等参与的平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基于“互联网+”平台来对工作方法进行改进、来对交流渠道进行拓展,扩大学生党员的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除了不得不需要保密的事项及工作之外,要努力推动学生党支部工作“阳光公开”,让监督之风、民主之风在学生党支部中蔓延开来,以此来真正做到以公开促公平。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对党务公开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可通过在线交流、“书记信箱”、公众号、党建官网、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来打通党内外交流屏障,让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甚至普通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5.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建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程化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务必要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党员为宗旨,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规范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严一平.高职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全程化教育机制探析[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0(02):181-186

[3]任新钢,崔春花,丁贞栋.高校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5.18(06):120-124

[4]李伟,伍岭.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的基础知识全程化教育的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7(12):191-194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互联网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