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四川公安交管部门有哪些新举措

2018-08-15 08:50四川总队办公室秘书科吴钊贤谢鑫
汽车与安全 2018年7期
关键词:路网路段经济带

文 四川总队办公室秘书科 吴钊贤 谢鑫

为深入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要求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交管部门创新交管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近年来,四川公安交管部门采取了多项举措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交管服务水平,他们又提出了哪些新思路和方法?

特征:交通结构和管理水平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长江经济带路网发达 车流人流集中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据统计,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机动车保有量占41%,驾驶人数量占42%,公路里程占44%,道路货运量占42%、客运量占52%,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从道路交通特点看,长江经济带是横贯中东西部、路网密织发达的经济带,是车流人流集中、交通要素活跃的经济带,是交通结构和管理水平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带。

四川沿长江经济带的5市55县位置特殊、交通结构混杂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地区,96.5%的幅员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是西部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更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点。攀枝花、成都、乐山、泸州、宜宾5市顺江而联、路网相通,经济体量大、人口占比高、车辆增长快,公安交管工作效能与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局紧密相联、息息相关。

由于受省情、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四川公安交警压降事故总量和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维护地域经济发展责任极为重大,目标不会改变,特别是长江经济带沿线5市55县(区、市)地理位置特殊、交通结构混杂,保安保畅、服务发展的挑战和困难多元复杂,必须紧抓契机、主动发力,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服务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措施:联合治堵保畅、紧盯重点对象、筑牢公路防护等

近年来,四川交管部门在缓堵保畅、遏制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措施,为服务好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联合多部门治理交通拥堵 保障路网顺畅

四川省交警总队提请省政府挂牌整治蓉遵高速(成自泸段)二峨山隧道等严重拥堵路段,会同西南交大、交通执法、路营公司等多方梳理分析致堵原因,提出整改治理措施和建议;各地提请政府将缓堵保畅纳入“民生工程、市政工程”,积极创建23条达到省级标准的“文明畅通示范街(路)”,沿江5市2018年以来新安装交通标志516套,清除和施划标线6315平方米;实施城区左转待行、禁止调头、机非分离、公交优先、整合停车资源等措施,提请优先打通沿江客货运量大县、乡的断头省、县道;成都推广应用磁性警示柱、柔性隔离桩、立体斑马线提示系统等新型交安设施,提升智能管控效能,宜宾依托网络型远程红绿灯控制系统、三维仿真系统在老城区和南岸片区实行单向循环交通。

图1 成都推广应用磁性警示柱、柔性隔离桩、立体斑马线提示系统等新型交安设施

紧盯重点车辆、驾驶人及运输企业 全力遏制重大交通事故

深入开展“春雷”“夏安”“冬季大会战”等系列专项行动和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行动,推行大型货车“一车一档一卡”管理模式和“以货管车”工作法,保持查处源头、路面重点交通违法高压态势;沿江5市2018年提请政府督办整改公路隐患1727处,通报、约谈重点车辆GPS监控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及负责人16次,曝光严重违法交通行为“黑名单”5批次,深度调查10余起较大以上事故;依托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出台路面、车辆、驾驶人、运输企业等隐患源头治理标准,健全交通事故及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制度,探索建立事故预防积分预警系统。

加大对黄标车、渣土车等车辆治理 保障新能源汽车的运行

全面摸排黄标车、老旧车底数,分类逐车登记造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严把注册、转移、报废以及注销关,完成2017年淘汰目标任务;会同环保、质监、交通等部门,加强检测机构尾气检测监管和超标车、渣土车、砂石车“三车”排污、造污行为查处力度;沿江5市充分保障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迅速确定可现场发放号牌制作点,累计发放新号牌46055块;规范完善167处饮用水水源地沿线交通标志标牌622个,对途径水源地剧毒危化品车辆一律不办理通行证,在实施“黄标车”主城区禁行基础上,加大排放超标、抛洒滴漏车辆通行限制。

设立服务站、构建综合服务平台等 方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

四川沿江5市为群众提供就近办理车管业务便利,共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二手车交易市场登记服务站、金融机构登记服务站等社会化机构900余家,约占全省70%;联合4S店、保险、税收等部门,构建具备网上购车、投保、缴税、选号、送车上门等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警邮“梦工厂”、邮政“11185”上门、熊猫驾信APP等便民服务渠道,引导交管服务向农村、向居住地、向网络延伸发展;在落实大车异地考试基础上,成都、攀枝花、乐山、泸州作为第一批试点,推行实施省内小车异地考试。

图2 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方便群众办理车管业务

推进路侧护栏建设和补建落实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

四川省交警总队提请省政府督促各地加快路侧护栏建设和补建进度,在沿江县优先编制推行“以奖代补”计划;各地将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加大扶贫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落实损毁护栏修补更新、调校矫正;推动路侧护栏建设向沿江重点路段和开通客运班线村道发展,全省近4年累计投入88.3亿,建成3.07万公里。

问题:路网不完善、智能交管水平低、农村路段管控力弱等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四川交管部门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交通路网建设不完善

G546、S438等国省干道存在省际、县际瓶颈路段,技术等级较低,G321、G353、G246等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相互干扰,交通混行严重;泸州、宜宾主城区过江桥梁资源相对紧张,现有过江桥梁在高峰期基本处于饱和状况;成都、攀枝花间公路网互联互通性不强,县、乡点位旅游景区公路连接建设滞后,高峰期快速疏解交通压力难度大;大部分县域客货场站规模较小、设施陈旧、功能不全,场站远迁进度慢,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情况较为突出;泸州港、红果河口等港口码头分布散乱且现代化程度低,集疏运道路等级低、路况差。

智能交通管理水平低

攀枝花、乐山智能化交通项目建成水平远落后于东中部同级地区,信号灯联网控制、行车诱导、数据监测、协调控制等尚处初级阶段,运用仅限于监控、取证等被动固定类业务,道路交通数据信息采集、利用难度大,地区和部门间信息整合、共享程度低;县域临港路段灯控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主线通行货车时常遭遇不必要等候;成都、泸州等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快的地区城建施工项目较多,交通预判和智能疏导能力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城区高峰期拥堵多采取人工指挥应对,疏导效果极为有限。

农村路段管控力度弱

四川全省农村道路占比超过80%,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多,普遍等级低、路况差、抗灾能力弱,且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设和养护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加之管控力量和手段单一,引发事故的风险时刻存在;面对互联网新业态出现和农村交通出行需求攀升,城乡配送、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交通基础建设滞后现象越发突出,管控辐射范围受多方影响长期出现真空;农村客运建设差,农民普遍分散居住,导致安全、便捷出行面临困难,加之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低,受陋习乡俗影响深,极易在参与交通时产生脱离监管的风险隐患;部分地区受综合保障不力影响,农村“两站两员”建设运行效果不佳,“两员”履职责任心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放管服”改革未全覆盖

6年以内摩托车(含两轮、三轮摩托车)免检制度试行推进慢,现行相关业务办理门槛高、成本高,农村地区车主及驾驶人不登记、不领证、不年检、不买险问题突出;沿江地区进口车需求呈上升趋势,但部分县级车管所软硬件功能尚不满足业务办理条件,群众就近注册登记受规定限制难以便捷实现;12123平台功能与移动支付需求尚未完全匹配,群众关注度高、适用量大的在线申请补换证业务以及涉及的邮寄费用,不能在线缴解;12123平台办理行驶证、驾驶证补换领证件时,由于需要制作和邮寄,申请人不能像在窗口办理时一样即刻取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台推广,加大了窗口压力。

思路:综合治理、区域联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等

继续巩固政府平台、强化综合治理机制

争取年内以道安委名义在5市召开1次推进会或现场会,强力推动市、县公安交管部门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日常办事机构,落实农村“两站两员”基本保障机制,确保综合治理人员不减、机构不撤、模式不变;尽快起草省政府层面全省城市、农村交通管理指导性文件,推动建立交通管理及缓堵保畅规范和标准。

优化完善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探索建立联合执法新模式

密切路网相邻省、市、县三级交管部门实时沟通和执法协作,探索建立沿江地区“路长制”,强化区域间事故、路况和市场要素流动联合研判,建立服务发展警务协作平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整合高速公路大动脉、沿江国省干道和事故多发农村路段管控力量,探索“一路三方”“双超”检测站、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等联合执法新模式,统一执法标准,完善联勤联动机制;依托省、市、县三级道安办平台,丰富省际间及各层级内相关部门协作交流内涵,提升跨区域执法管理合力,完善联席会议机制。

大力开展路网综合执法管理提升重难点隐患治理

联合交通、安监、国土等部门开展路面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健全道路交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分级排查治理,依托各级政府挂牌督办重难点隐患;加大危险货物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源头隐患动态清零力度,集中清除车辆未检验、未报废隐患,严控、严查新增隐患车辆;紧盯农村出入村交叉路段、重点景区辐射路段、高速公路施工路段安全隐患,排查完善交通标志标牌,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和设施,严防赶场天、节假日交通拥堵和事故多发;依托沿江路网及重点路段固定、流动检查站,针对“两客一危”和重型货车,查处“三超一疲劳”“三驾”、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未办理许可擅自进入禁行区域等严重违法行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群众办理业务的便利性

在沿江地区探索窗口业务证照信息关联推送,加大经办人员综合业务技能培训,优化申请资料审核流程,开展“师生假期专场”和延时服务,在“限时办”基础上推行“一次办”;加大“互联网+交管服务”宣传力度,畅通警民网上沟通渠道,提高车驾管业务系统平台运行稳定性,在沿江地区推广简易程序财损事故网上快速处理业务,明显提升“网上办”活跃度;推动沿江县、乡设立满足需求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交管服务站,合理规划布建社会化安检机构,引导车驾管业务进社区、居委会、大型厂矿居民区,全面推行简易程序业务办理权下放联合执法中队、派出所等,逐步实现“就近办”。

深入开展关于沿江路网、重点车辆以及驾驶人等专题调研

深入调研沿江路网交通流量、结构形态、事故及拥堵隐患、绕行线路、互通在建路段等情况,精准感知管控重点、难点;深入调研服务建设客货运输企业规模、驾驶人及车辆、运输线路、产品种类及交通安全培训教育等情况,精准掌握服务需求和管理方向;深入调研“水、路、空、铁”接驳部位周边管控防护情况,落实网格化勤务管理,强化科技信息化监管,进一步提升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排堵保畅和污染物泄露清除等效率。

猜你喜欢
路网路段经济带
云南智慧高速路网综合运营管控平台建设实践
多中心、多路段、协同应急指挥系统探析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城市区域路网关键路段识别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基于元胞自动机下的交通事故路段仿真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