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网络歌曲创作问题思考

2018-08-16 20:33张小丹
艺海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考创作问题

张小丹

〔摘 要〕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老鼠爱大米》等作品的走红,以及各大原创音乐网站如5sing的出现,标志着网络歌曲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大批网络歌曲已几乎“随风而逝”,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其短暂的生命历程时,不难发现,网络歌曲存在着一些或隐或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是导致其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网络歌曲;创作;问题;思考

21世纪初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多种新奇独特的文化现象,而网络歌曲正是互联网和音乐碰撞的产物。正是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网络音乐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和更为自由、广阔的舞台,为网络歌曲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创作的立意

音乐作品的立意有高低之别。纵观21世纪初的网络歌曲,其大部分主题立意还是以“爱情”为主。诚然,爱情是所有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但是它的基本要求是“感情真实、真挚”。而从这一点上来看,不少作品却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嫌疑。除此之外,网络歌曲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主题较为低俗,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

流行音乐虽然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商业性,但是它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商品,它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社会文化,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反映、批判社会现实和引导社会风气的文化职能。虽然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使歌曲“流行”的是广大消费者,但是,创作者们却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市场而忽略其社会文化职能,流行音乐不能总是沉溺于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的“世外桃源”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它还可以是一张社会的光谱,既可以析出社会本身的可见部分,也同样可以析出许多不可见的部分,可以通过短小的篇幅,以小见大,来如实反映社会以及某些方面,引导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和思考社会本身。

因此,音乐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一名“哲学家”,不懂哲学的人不了解他身外有何等广大的世界,不了解这世界必不能深刻而全面体验人生,不能深刻而全面体验人生的不会有广阔的心灵,而只有这广大的世界进入了他的心灵,他才能创造与这世界的伟大相对称的音乐,才能在对无穷与无限的思考和感受中以音响表现无穷和无限。

华语乐坛“教父”罗大佑的作品就有很深刻的社会见解,他将中国流行音乐的主题内容扩大到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思索,从而把流行音乐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如《未来的主人翁》流露出对人类文明的质疑,《之乎者也》所体现出来的则是年轻人对社会的反思,对现实的无奈,而《鹿港小镇》更是通过台北和鹿港小镇的对比及现代生活中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讽刺了城市人所谓的现代文明。

台湾创作歌手周杰伦,在他的作品中同樣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梯田》通过简单的旋律和歌词,讨论了“保护环境”的现代主题。《稻香》以嘻哈民谣两种音乐表达形式,告诉大家即使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以及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也要学会知足,学会珍惜,充满希望与勇气。

二、歌词的文学性

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是旋律的附属品又是独立的文学作品。从一首歌曲的整体性来看,歌词对旋律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它是在音乐中被演唱出来的文学作品,在听觉上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从歌词本身来看,它又具有明显的双重特性:作为一首歌曲的组成部分,它要具有易懂、易唱、易记的特点;从另一方面来看,一首优秀的歌词脱离了音乐,自身仍然应该具有独立的文学性。

网络歌曲中有很大一部分,例如《两只蝴蝶》《香水有毒》《伤不起》等歌曲,均被斥为“口水歌”。通俗易唱、朗朗上口本身是流行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追求,但歌词过于直白、口语化,有时候还会使用日常用语,甚至还有脏话的出现,这样会使歌曲整体的格调大大降低,有悖于大众普遍的审美取向和欣赏美感。

歌词的另一种极端则是格调极高,这里主要指的是部分古风音乐。古风音乐是指使用带有架空小说性质的背景故事或画面意象作为音乐的整体创作概念,其曲调写作多用五声或者七声民族性音阶,歌词有文言化倾向的网络流行音乐类型。这种音乐最初要表达的是对传统习俗文化的怀念和向往之情,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部分作品的歌词却是华而不实 :

1.虚浮矫揉,空泛乱砌

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押韵而押韵,一味堆砌不当的辞藻,硬是把古诗中最常见的几个词汇拼凑到一起,其中甚至有些只是来自作者自己的空想,比如对“殇”的滥用,“自古姻缘难两双,叹尽浮世终成殇”“龙凤红烛呈祥 却染透情殇”“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将其歌词译成现代白话文,细细分析其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终不知其所言何物。其很大原因在于创作者的阅历不够、情感体验不足及知识积累短缺,致使有些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有失偏颇甚至比较肤浅,对于诗词创作更是一知半解。

乔羽的歌词有意境,阎肃的创作有情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尽管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意境跃然而出,“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寥寥数笔,情怀已见。

2.用词很大,却很生硬

古风歌曲比较喜欢描绘家恨情仇以及英雄豪杰忠心报国的拳拳之心,经常使用“天下”“江山”等大词,如“谁胸怀万里雄图,却作茧自缚”“谁声色不宣白龙鱼服,谁一怒将山川化焦土,最后谁才能不负,满目无情的付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磅礴大气,可细细推究却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落脚点。

“遍观现在的词作,几乎所有的大词都用尽了,叙事也宏大得不能再宏大了,可听者依然无动于衷,这就是因为没有作词的技巧,也不了解听众的心理,更缺乏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独特感受。”词作家宋小明如是说。

3.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有的歌曲虽说不再宏大叙事,改以小而细作为描述对象,但写了半天,依旧使听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同时在格律上,也是刻意追求一种朦胧的美感,使得诗不像诗,文不像文。有人曾将其戏称为“古风文体”。

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的、通俗的文化,歌词需要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兼顾通俗性。而部分古风歌词显然是过于追求艺术性,为了标新而立异,脱离了流行音乐最基本的要求。

中国音乐家协会曾于2007年10月19日在京召开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座谈会。与会的“主流”音乐家们对网络歌曲展开了抨击,归纳出恶俗网络歌曲的6条“罪状”:淫言秽语、宣传色情、辱骂攻击、歪唱恶搞、 矫情做作、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废话连篇、佶屈聱牙、语无伦次、哗众取宠、庸俗无聊。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后,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三、作品的艺术性

流行音乐是一种“求新、求变、求异”的现代都市音乐,得益于互联网的优势,网络时代的音乐新作层出不穷。但是很多网络音乐创作者并不是专业音乐出生,或者不具有扎實的音乐基础,他们进行音乐创作,有时或是凭借“哼哼”以及所谓的“灵感”,或是过度依赖现代的电子音乐作曲、录音、合成混音等 MIDI 软件,或是模仿的痕迹较为明显。

诚然,冲动、灵感和激情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因素,但是“灵感”是易逝的,感觉难免会出错。而当“灵感”不够用时,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会经常发生:东拼西凑、拿来主义、生硬嫁接等等。因此,在歌曲的音乐性上,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层的理性思考——握住理性的缰绳,套住感性奔放的野马。

当我们的感觉迸发出灵感,将没有生命的单个音符、节奏进行有机排列组合,编织出一段旋律,赋予其音乐的生命体,这一组织过程即是音乐的感性。尽管流行音乐具有追求个性、异化、另类的特质,但它同样强调在音乐创作中作曲者对作品自我感性认识后产生的灵感和真实的流露。我们在音乐写作时多是在感性意识的驱动下推进,所以流行音乐的创作更应学会运用理性思维和各种调控手段,也只有经过理性思考编织的旋律和编曲,才是音乐中最真实的体验。

结 语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大环境下,网络歌曲的发展显得过于匆忙和急功近利。许多音乐创作者都抱着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把所谓的“艺术品”完全当作流水线上的商品。虽然互联网为网络歌曲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作品更迭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其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数不胜数的网络歌曲可能还没到“出头之日”便已埋没在浩瀚的歌海之中。因此,在追求“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音乐创作所追求的,究竟是“数量”还是“质量”。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尤静波.流行歌曲写作[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崔慧子.网络歌曲“恶俗”风波之思[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6).

[4]付林,胡音声.流行歌曲写作十八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思考创作问题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创作随笔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