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2018-08-18 07:27刘凤姝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外伤状况依从性

刘凤姝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福州,350011)

急诊科主要收治急性病症患者,其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疾病类型为骨外伤,外伤性事故意外为患者受伤原因,伤后病情会迅速进展,需要及时的、恰当的给予患者治疗。由于骨外伤发病突然,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睡眠状况受到负面影响,从而使得治疗依从性及配合程度降低,治疗中需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但采取传统护理方法时,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关注比较少,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近年研究指出,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增强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本院治疗骨外伤急诊患者时,即实施心理护理,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州中德骨科医院骨创伤外科收治的骨外伤急诊患者122例,其中男65例,女57例;年龄26~90岁,平均年龄(58.3±3.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符合骨外伤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伴有意识障碍、合并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1]。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含术前实施各项准备工作、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等。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3.1 术前心理护理 骨外伤急诊患者发病突然,且伴有严重疼痛,不良情绪极易产生,再加上需行手术治疗,导致患者烦躁、焦虑、紧张程度加剧。对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心理反应程度及表现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的医技水平,减轻患者的担忧程度,向患者传达术后的预后情况,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通过转移注意力法等,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心理治疗可适当开展。另外,疾病情况及进展程度讲述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符合患者的认知特点;向手术室转运患者途中,护理人员可与患者交谈,转移患者注意力,并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促进患者安全感增强,减轻不良心理[2]。

1.3.2 术中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术前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过程中,还要主动与躺在手术床上的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关爱,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缓解情绪,稳定血压、脉搏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中需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如监护仪、麻醉机等,护理人员应尽量将设备、仪器声音减轻,并熟练地操作,以使患者恐惧感减轻;麻醉时,护理人员可将患者双手握住,传达鼓励之意,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手术完成后,患者暴露部位快速清理,并遮盖好,保护患者隐私。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在手术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以能在患者表现之前及时的干预。

1.3.3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情绪状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疼痛干预及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况,避免不良心理与疼痛形成恶性循环,可向患者讲述不良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并指导患者主动调节不良情绪,缓解疼痛感,改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手术效果告知患者,让患者知晓手术的顺利性与成功性,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术后功能锻炼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除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外,要对患者主诉耐心倾听,认真回答患者每个问题,向患者传达自己的理解与关爱之情,引导患者逐步的树立康复信念,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治疗效果[3]。

1.4 观察指标 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AS≥50分判定为存在焦虑,SDS≥41分判定存在抑郁;记录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患者睡眠质量,总分为0~18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及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PSQI评分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1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9%;对照组61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6.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行驶在马路上的车辆不断增多,由此也明显增加了骨外伤急诊患者数量。骨外伤属于突发性外伤,多数患者伴有较为严重的外伤类型,病情极易发生变化,出血、疼痛等为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需及时的给予患者有效处理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骨外伤发生后,不仅会损伤患者的机体,而且会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导致患者身心承受双重的伤害,产生严重的不良心理,降低治疗依从性,进而使治疗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及预后的改善。

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意义重大,良好的护理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还可促进治疗效果的增强,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不过,应用传统方法给予患者护理时,除方法较单一外,护理人员多是被动护理,且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关注程度比较低,导致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4]。对于骨外伤急诊患者来说,心理干预要以患者需求为切入点,着重为患者答疑解惑,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稳定,尽量减轻不良情绪严重程度,同时,以鼓励、引导、说服等方式,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此外患者不良情绪的消除有利于其睡眠状况的改善,从而有利于患者预后,最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中包含多种具体的措施,能够有效的达到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中的上述护理目的,获得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心理护理主张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并要求护理人员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上思考问题,从而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促使护理人员更加的理解、尊重患者,增强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接受程度,进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负性程度;同时,疏导及干预患者心理状况过程中,护理人员还会密切注意各种可能影响治疗及康复效果的其他因素,主动干预,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及康复场所,并鼓励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及康复训练,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焦虑及抑郁量表的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低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促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并能显著的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让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便于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实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外伤状况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