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探究学习与重要概念的对接策略

2018-08-18 09:09周琳娜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对接探究学习

周琳娜

摘 要: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同时又指出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着重要概念展开,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综合以上两点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从而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关键词:探究学习;构建概念;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0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3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取观察、实验、资料分析、模拟活动等多种探究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一、以观察生物学现象或事实为探究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初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直觉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转化过程中,从观察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中存在着缤纷复杂的生物现象或事实,观察是进行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总结,让学生在清晰认识生命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生物学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观察材料,如生物实物、标本、模型、切片、动画、图片等,并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引导,明确观察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在对生物现象在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相关概念。

例如,在视觉形成一节的教学中,认识眼球的结构是学生概述视觉形成过程这一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依次观察图片——模型——人眼的顺序来完成。首先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照眼球的结构图片按照从外到内、从前到后的顺序认识眼球模型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形成对眼球结构的立体感知。然后两人小组互相对视,将观察到的实物与模型和图片中的结构一一对应,从而对人体的眼球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视觉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在已有的观察基础上能够自主构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形成本节课所涉及的生物学概念。

二、依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都需要通過实验去揭示。实验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更应注重学生在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逐步深入,层层递进构建相关概念。

例如在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有些人在卧室内种植了很多绿色植物,认为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你认为合理吗?说出你的依据。由此引出植物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依据假设设计实验,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善于利用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获得需要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对于一些不易获得直接证据的概念而言,图文资料是丰富、易得、形象的间接证据。教师可通过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思考,帮助学生在已有概念基础上进行探究,构建相关的具体概念。

例如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的教学中,反射弧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膝跳反射的基础上,分析课本中给出的图文资料。这则图文资料对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图中标注出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顺序。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①试着总结出膝跳反射神经冲动的传导顺序。②膝跳反射感受器的功能及位置?效应器的功能及位置?③神经冲动是通过什么结构从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又通过什么结构从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呢?④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功能是什么?它位于大脑还是脊髓?学生在自学、学生间互评、合作讨论过程中探究了反射弧的组成,区分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由结构图抽象出反射弧的模式图,构建相关概念。

四、设计科学合理的模拟活动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新课标下教师要善于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些具有教育性、可操作性、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交流、总结,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提升,构建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

例如在性别决定内容的教学中,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概率如何,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个别学生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困难,这时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探究游戏。把甲、乙两个纸袋分别标明“母亲”“父亲”,用围棋的白子代表X染色体,围棋的黑子代表Y染色体。把20个白子放到标有“母亲”的纸袋中,把10个黑子和10个白子放到标有“父亲”的纸袋中。闭着眼睛从每个纸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围棋,看两个组合是黑、白围棋组合,还是白、白围棋组合,并进行记录,然后把围棋各放回原纸袋中,再重复多次。通过这种游戏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活动中建立后代性别比例接近1:1的概念,让学生真正体验在学习中游戏,在活动中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观察、实验、资料分析、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事物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概念的自主构建。从而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落实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潘紫千,李丽洁.基于资料分析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以“ 动物行为的特点”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5(3).

猜你喜欢
对接探究学习
分析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途径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新课标下探究学习“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