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导课堂教学

2018-08-18 09:09朱海英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朱海英

摘 要: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进行了阐述,再者对社会教学以及历史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和方法,意在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60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历史与社会》课显得十分重要,对该门课堂进行改革易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需要教师们做好各种策划工作以及精心的准备。但从目前的现状看,部分教师将小组讨论认为是合作学习,甚至直接进行放手管理,对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并不易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的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分析。

一、核心素养的特点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全面概括,指的是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其中包括自我约束;人文情怀以及学科素养等方面。

(一)人文情怀以及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可以说是知识普及的关键环节,包括:语、数、外三门基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更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对教育改革进行深化,易于让学生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培养和领悟到格物致知的严谨以及学术精神,促使学生敢于探索和发现,在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人文情怀还需要加强,尤其是要注重我国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发展与传承,学生自身的修养素质以及审美态度等。

(二)学会自我约束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我约束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加之90后大部分学生均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的管束较少导致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而在对学生自制力培养方面必须要从小事做起,因此教师必须要担负起责任。除上述之外,由于学生在课堂处于单纯的环境,很难对事物有准确的认识,极有可能发生眼高手低以及懒惰等情况,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指导。

(三)社会的实践和关注

身为新时代的学生,除了需要关注学习之外,也应当关注国家大事,投身于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和活动中不断汲取经验,造就自身的成就感以及责任感,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

培养核心素养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要合理地调整有关课程,将教材内的过于单调枯燥的内容进行一些合并调整,设立一些趣味性高又比较新鲜的课题,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进行知识学习,而不只是局限于试卷的成绩。此外,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国学中的美好品性来塑造学生人格。

家长与教师要共同协作教导学生,尤其是处于低年级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极为敏感,对于学生的心理疏通和关怀是有多方面要求的,家长和教师是首要必须要和学生多多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变化,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放低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姿态,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大力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各阶层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和个人修养,对于品性不好的青少年要严加管教和指导。

三、目前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混淆了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然后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容易混淆这两个目标,从教学大纲或者是教学辅助资料照抄课堂教学目标,但这样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只是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制定的目标,并没有满足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要求,所以并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无法通过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把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混为一谈

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课堂当中,往往会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能力,而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也没有很好的管理能力来应对这一模式,通常来说教师都会让学生和最近范围的同学组成小组,这样可以方便管理,但是组成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上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并没有安排好学生的学习角色,一般情况下只有本身学习就比较优秀的学生才会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去,而其他部分学生只会作为倾听者,或者是注意力早已转换到其他事情当中去了,这样的方式其实并不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作用。

(三)对于课堂活跃度重视过高

活跃的思维、良好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创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当中,教师通常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提升课堂气氛上,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说用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可能对于讨论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认知,而只是在自说自话,并没有达到相互汲取知识的目的。并且教师也没有把握好这种方法的应用时间,学生的讨论层次可能还没有足够深入,又或者是过多占据了课堂时间而导致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种课堂氛围的质量并不优秀,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四)课堂教学局限于教材内容

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当中,教师通常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一板一眼的进行讲解,或者是按照升学考试内容来安排其他知识,让学生有很大的学习负担。但是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能够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仅仅以考试重点来进行教学,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

四、核心素养下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需要多加鼓励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配合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除此之外,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交流中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例如在学习《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相关的图书以及影视资料,尤其是对当时的文字以及图片等,但是为了防止学生盲目寻找资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将学生分为小组模式,针对于某一方面进行整理和收集,包括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方面等,同时进行筛选以及分类,同时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性,对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行培养。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在教学时,要重视课堂的创新与互动,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由故事引入教学内容或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方式为学生教学,而学生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获取资料,提升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能夠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将知识与行动结合

历史与社会这门科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与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并且还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本知识,增多实践活动,可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行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历史和知识的认识。

(四)有效活跃学生思维

在教师营造课堂氛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举例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比如说通过介绍一些优秀历史人物的同时,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使学生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内容学习。

五、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综合素养比较高的社会人才。通过利用有效措施来改善课堂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成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加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飞.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 张婧.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例[J].新课程(中),2017(8).

[3] 朱美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7(7).

[4] 乔凯. 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 岳燕.试析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5(26).

[6] 王佳佳.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10).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