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2018-08-18 09:09翁素芹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效率对策

翁素芹

摘 要:与传统阅读模式相比较,群文阅读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了阅读效率。然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群文阅读模式呢?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阅读素材,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效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77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几篇文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法。群文阅读教学中,在一节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几篇主题相似的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 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要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确保学生阅读到好文章、好书籍。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不能盲目参考教学大纲,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等,选择合适的阅读主题、阅读文本。同时,选择文章时,既要考虑文章的写作特点,还要考虑文章的表达方式,筛选出有特色的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围绕着“父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本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围绕着“父爱”这一主题,让学生阅读《我眼中的父亲梁实秋》《藏在被子里的爱》《父爱如山》《我和爸爸》这四篇文章。通过阅读与本节课主题相似的文章,加深了学生对父爱的认识,也感受到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仅仅围绕着教材中的文章展开教学,然而,群文阅读的运用,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感受父爱,了解到每个人眼中父亲是怎样的形象。

二、 依据结构,设计和组合不同的文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通常要依据结构层次,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文章。阅读的形式、主题多种多样,比如:举一反三阅读、分组阅读、分角色阅读等。然而,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训练阅读呢?首先,要考虑到阅读目标,以此为依据,开展重复性阅读。重复性阅读中,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到不同文章的内涵。其次,要考虑阅读效率,适时开展举一反三阅读。举一反三阅读是学习文本中主人公的精神,并反思自我,并在生活中约束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说明文。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说明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这篇说明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在四年级时,学生就接触了说明文这一题材,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节选《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重复阅读这两篇文章,分析总结说明文的写作特点。通过将同一题材的文章组合起来,既帮助学生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群文阅读中,挖掘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快速完成老师所安排的阅读任务。

三、 联系读说,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

群文阅读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表达自我的空间。群文阅读中,教师要联系读说,在读说中真正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理解文章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朗读。通过朗读,揣摩字词,理解文章的内涵。“三步朗读法”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即: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共同品读。该方法也被运用到群文阅读中。教学中,教师要节选优美的片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片段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提升群文阅读的效率。群文阅读教学中,读说不是全部,教师要延伸阅读主题,控制好阅读课堂的氛围。

《金钱的魔力》是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的一个片段,由于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学习小说这一体裁的文章时,会觉得比较困难。《金钱的魔力》记叙了“我”去裁缝店买衣服,伙计和老板在金钱的冲击下,由尖酸刻薄到热情的变化。要想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每一位人物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教师应给学生留出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认真揣摩文章的句子,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同时,教师要示范朗读,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形象。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探讨作者的写作方法,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在群文阅读中,密切联系读说,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善于提问,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

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確指出:“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提问,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当然,课堂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强化学生的认识,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群文阅读的阅读量较大,每位学生的关注点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应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每位学生借助问题都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外,恰当、科学的评价必不可少,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得他们积极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打造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

阅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文章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我的童年》《怀念母亲》这两篇文章。阅读课堂上,虽然学生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然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围绕着阅读文本,提出课堂问题,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和“大树”分别指谁呢?这篇课文与之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的童年》中为什么作者说他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呢?《怀念母亲》中作者笔下的母亲仅仅是指亲生母亲吗,还是另有他意?在问题的驱使下,群文阅读有了方向,学生不再是盲目阅读,促使阅读效率也有所提高。

五、 结语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学生拥有了自由的阅读空间,阅读兴趣自然会得到提高。现阶段,群文阅读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实行,其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群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何立新,王雁玲.基于问题解决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尝试[J].语文建设,2017(4).

[2] 盛雅琦,张辉蓉.群文阅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教师教育论坛,2017(6).

[3] 叶正国,任天彪.群文阅读教学低效反思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7(7).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效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