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8-18 09:09魏巍
学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魏巍

摘 要:时代在进步,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标中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高中基础课程之一的高中美术课程,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学习高中美术,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这些的前提是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7-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7.098

现在的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美术作为德育部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美学鉴赏等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绘画、素描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适当发挥自我的想象力,在学习高中美术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得到激发。但是,升学率、一本率等多座大山压在学校以及学生身上,很多学校会选择忽视美术课程的价值,选择减少甚至关闭美术课程,来让主科能有更多的教学时间,因此学生的创造力遭到了压制。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校和教师开始注重美术这门课程就尤为重要。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在传统的观念中,只要成绩好,就代表学生学得好,所以不列在高考成绩中的美术学科就很容易被学校忽视。而高中阶段,因为课程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加大,学习时间较初中就更加紧迫。所以很多学校为了让高考科目有更多的时间去教学,会大大减少美术课的课时。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美术课程实际上名存实亡,学生无法在美术课程中享受美学熏陶,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而且因为大多数都认为只有算分的科目比较重要,容易导致美术教师也不能正确认识美术的教育功能,也把美术课当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仅仅是给学生用来适当放松的课程,导致缺乏责任感,应付了事。这种情况下,美术教师怎能正确引导学生去接受美学熏陶,去提高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呢?

(二)教学脱离实际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总是遵循原来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局限于课本与多媒体之间,让学生通过仅有的一些资料去接触美术。这样的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接触的面也过于狭窄,这时学生的创作灵感、想象力等难免会受到压制。艺术、美学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得返回生活去寻找,我觉得学校不能一味固执地让学生在室内接受美术课程,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去生活中感受艺术。本来美术就不是一门理论课程,就更不能通过言语来教授了,应在感受中体会,在感受中发挥无限的想象和创新。

(三)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取。这种上课方式,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能有效地传输知识,但是如果是美术这种课程,教师一味地讲理论知识,学生能学习的东西少之又少,甚至会觉得枯燥无聊,甚至开始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多添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而且也要适当减少理论的教导,有时穿插绘画的练习与互动反而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毕竟美术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还有绘画技巧、美学等欣赏培养。只有改变原来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才有机会学到更多内容,在绘画中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课程的独特性,从而拒绝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授美术。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一味地去接受那些美术知识,而忽视了对美术中美学的欣赏,去在绘画中加入自己的创新,让美术课程的价值流失。同时,美术教师应该对这门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变自己原先应付式的想法,因为只有当教师真正用心去教授这门课,认为这门课是重要的,学生才有可能开始重视这门课,并被激发学习的兴趣。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还应去提升自我美术素养,去学习最新的思想观念,因为只有教师的眼界、研究领域拓宽了,才能教授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去引领学生改变固有思维,这时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可能得到培养。并且教师也应该敢于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带领学生去观看课堂外的知识,不拘泥于那几十年一变的书中,让学生去接触最新的事物,去放飞想象力。在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我相信学生会对美术课程更感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时候,教师占据课堂主体,整课整课地讲授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为教师整课地讲授,学生没有自己的空間,没有时间去展开自我的思考,只能囫囵吞枣,没有时间消化所学。教师应该空出一部分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去讨论,去创作,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指导与引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只有做到让学生自己去拥抱课堂,去自己探索,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在自己创作中得到提升。

(三)发散学生的美术思维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与思维方式,所以各个学生的看法与观念也不可能相同。所以教师应该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留下的悬念进行思考,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散思维。比如拿出一幅画,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去评论。学生可以根据画的内容去思索,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我思考,也可以去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只需很好地引导他们,无需对他们的想法多加束缚。相信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习惯自主思考,能自然而然地加上自己的创新。

三、结语

因为美学、艺术的不唯一性,所以美术课程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起到直观的引导作用,通过平时的一些措施,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刘印富.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

[2] 曹朋.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创新能力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