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学段教师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

2018-08-20 09:33邢静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注意力

摘要:现代社会,教师会因种种原因,从一种工作状态进入到另一种工作状态,这就出现了教师流动。比如高中教师转岗进入小学,进行小学教育,就会出现跨学段教学的现象。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高中教师如何在不吼不叫的情况下,有序组织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本文将就这一现象,从学生注意力特点进行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跨学段;注意力;有序教学

高中教师转岗进入小学教学,工作状态改变,由原来面对的17岁左右的高中学生——他们几近成年,学习具有主动性,也有很好的自控能力,转变为7岁左右的小学生——他们的学习意识不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我管控意识淡薄。此时,高中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跨学段的高中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小学生时,需要做到心态平静,了解小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有序、有效。本文将从学生注意力方面做深入地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 注意力的概念

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贯穿心理活动始终,是一切实际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向导。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注意稳定性趋于成熟,随着注意力的发展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生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这就为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一定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有年龄特点,越小的儿童注意力越差,且被动注意越占优势。6~12岁儿童被动注意和主动注意均有所增强,并逐渐能把注意更多地与学习相连。但是,与成人相比,他们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分心,集中注意的时间与小儿需注意的内容和形式有关,一般为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以上。

高中生和小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教育教学对象不同,这就要求跨学段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同时跨学段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转变教育教学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离不开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认知的教学过程。可见,在合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注重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重视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地调控和开展教学活动,高超地把握动态的课堂,上升到拥有教育智慧境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那么,跨学段教师如何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呢?

二、 提高注意力的策略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心理因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有高度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教材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一般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使学生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新奇感和兴奋感,驱使人积极进取、主动思考。如教学《比尾巴》时,我这样导入: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要比什么呢?——比尾巴。一下就把学生带入比赛的场景,孩子们兴趣被调动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古罗马贺瑞斯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始上课就能够创设好的情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会跟随教师集中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有意注意力,进而教师可以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二) 加入游戏,集中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行为习惯意识弱,学习动力低,几乎没有内在动力,并且自我控制力很低。因此,教师要帮助孩子努力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就是要增加他的外在动力,在教学中加入适当游戏,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游戏教学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头复习,可以在一节课的知识巩固。在教学课文《雨点儿》第一课时巩固认字的环节,我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做了12个大雨点儿,上面写有生字;做了12个小雨点儿,上面写有音节,把雨点儿分发给学生,请拿到雨点儿的学生读一读,认一认手上的雨点儿。开始找朋友。请拿到大雨点儿的学生快快站到讲台上来,开始找朋友。同时全班拍手伴唱《找朋友》歌。手拿大雨点儿的学生说:我是“绿”,我的朋友在哪里?手拿小雨点儿的学生:在这里。最后找到朋友再带读。

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自说自话,做小动作、玩文具,无论老师怎么喊,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课堂有了游戏,就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课堂秩序,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三) 紧凑课堂,提高注意力

高中学生重视个体学习行为的影响,这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学习方法,调整行为模式。即高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课堂有更多的留白和想象空间。

但是小学生有着各种各样的上学动机:有的孩子想像其他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去,成为一个学生的样子;有的孩子想着交更多的新朋友等等。可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不明确的,甚至是很模糊的。这就导致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就要在课堂节奏上下功夫,让课堂紧凑起来。在教学一年级《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时,这节课都是在练习说话,怎样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我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首先教师做自我介绍,再给学生做交朋友的范例,再让学生同桌间模仿交朋友,再让学生表演展示交朋友,再让个别学生到班级结交新朋友,最后让学生跟听课教师交朋友。让课堂紧凑有序,学生跟着教师走,一直被吸引在课堂中。学生注意力集中了,也就提高了课堂效果。

总之,高中教师跨学段教学,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就需要很好地研究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除了关注小学生注意力,还有自身的教学语言,同时让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起来,让小学生始终有种新鲜感,促使学生回归课堂,留在课堂,无须歇斯底里地喊叫,也能使课堂教学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永涛.关于高中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情况的调查报告[S].

[2]胡良芳.关于小学低段学生注意力培养的研究[S].教育界·上旬,第五期.

作者简介:

邢静,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提高一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几点做法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让我们生病了
注意力训练营
注意力训练营
注意力训练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