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8-08-20 09:33王丽卿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教学任务观察力初中数学

摘要: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作为学生,观察力主要运用到课堂上即是观察课堂和了解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即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观察力;教学任务;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观察课堂,从而把握住每一个知识点。随着新课改的发展研究,对观察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初中教学过程中,观察教学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观察力?如何让学生们在享受课堂的同时学到知识?本文将针对培养初中生对数学的观察能力做简要分析,进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学任务,提出更好的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的质量,最主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课堂气氛才能被调动起来。最近几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观察能力成为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所在,教师们也在不断深入研究,提高对课堂的观察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们必须从本班实际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为主,研究一套适合的方案。观察能力逐渐受到重视,是因为只有提高对课堂的观察能力,才能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識。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自己对课堂的观察能力,主要表现在上课过程中,仔细观察课堂,辨析学生们的掌握程度,以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可以选择一个整体全面的观察,也可以抽取一个学生,通过他的表述,进行整体分析。因此唯有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在此,教师一定要给同学们做出好的榜样,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与此同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观察,初中数学课堂活动不仅需要全员参与进来,还应该掌控一个度,学会控制和调整,针对课堂的某些细节,有侧重的观察。同时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例如学生不会观察课堂不会抓住重点,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弱,另一方面也跟课堂的活跃度有关,教师也应从自身寻找问题,逐渐提高课堂的质量,保证每一位同学积极地参与课堂。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做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轻松地学习氛围,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改进方法。

当然,提高课堂观察能力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同学们觉得课堂索然无味,怎么会集中注意力观察课堂呢?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保证同学们集中精力听讲进而提高课堂观察能力,否则即使老师一个一个的点名批评也无济于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都清楚,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课堂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撑其认真听完一节课,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做的是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进步,让学生们在探究交流中发现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从而为提高课堂观察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数学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不足,所以恰当运用一些有趣的知识也是一种提高兴趣的好方法,例如,初一数学“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推导中,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扮演蜗牛,让其根据内容演示蜗牛的运动状态,得出结论,同学们在笑声中轻松地获取了知识,体验了数学的乐趣。再比如学习平方数和立方数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简单的小游戏让同学们加深印象。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每个同学依次回答自然数的平方和立方,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错误的同学可以上台表演节目,进而加深同学们对每个数字的熟悉程度。教师要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趣味性教学,当然教师之间也可以资源共享,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同学们对课堂的观察能力。

观察不是被动的感觉,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们注重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和深刻性,才能让同学们提高观察的水平。初中学生对课本的认知具有片面性,总是分不清重点,教师在应对这类问题时,应该把握住课本的重点,运用精准的语言对观察对象进行陈述,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讲解。当然,我所说的主次分明不是仅仅讲述重点而忽视了其他问题,课堂教学应该是多方面的,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当然,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对事物认知不清楚,很难掌握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观察不能仅仅表现于了解事物的整体,还要学会精确的把握事物的具体特点,注重培养观察的精确性,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和现代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传递给学生们最本质的特点,让同学们通过探索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最重要的一点,观察能力最终体现在其观察结果的深度上面,教师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得到结论和解决办法。通过对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最终得到结论,完成整个观察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给同学们帮助,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观察能力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2]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黄如炎.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实验[N].数学教育学报,2002,(1):99-102.

作者简介:

王丽卿,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石亭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任务观察力初中数学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教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