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8-20 09:33吴文芳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建议初中数学生活

摘要:历经磨炼,才能让学生练就“火眼金睛”,掌握真本领,而现实生活就是一个大熔炉,让学生置身其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因此,我们初中数学的教学应融入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一起探究生活,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建议

一、 引言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熟练应用,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更应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成功与乐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建议

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初中数学的教学应不拘一格,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 创设生活情境,教学生活化

素质教育对初中的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要从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数学素养。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结合实际,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饶有趣味且现实意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生活,從而让学生树立起数学意识,努力学习,掌握数学本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 融合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生动与生活化,这为我们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下,这样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此,我们要积极探寻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不断丰富数学的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与高效化,

例如在“幂的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到银行了解不同存款方式的利率,并试着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利息的运算方式,分析和比较各个银行的优势,回到课堂上,我们教师应把相关的计算方式讲给他们,然后和学生一起把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把正确的解答方式方法进行巩固,把错误的也作为一种教材,和学生一起分析到底错在哪里,要如何改正,从而让学生能够把这个课程的知识很好地消化,并从中得到启发,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数学的魅力。当然,我们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既要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与特征来选择适合他们的素材,难度适中且富有趣味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全情投入。

(三)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就是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从而掌握真本领。在传统的教学,许多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很少能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数学教学活动严重脱离生活,使数学的教学失去了“精气神”,致使学生误以为学习数学没有多少用处,与生活无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状况已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我们在课间跑步时经常能看到有些学生会偷懒走小道,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勾股定理去计算一下,这样做到底能不能省力气,通过计算学生得到的结果告诉他们这样做反而要多费些力气,这时既能让学生改掉这个坏毛病,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从而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让他们领悟到数学的真正价值和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四) 立足于生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是要让学生懂得应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尽可能地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和启发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作业与习题,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习题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夯实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可是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差,要让他们建立有关数学知识的概念模型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或做习题过程中,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时就非常需要我们的疏导,需要我们的推手。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我们可以把习题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经验为切入点,把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与生动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内涵、原理和规律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导他们感悟,让数学焕发无穷的魅力。

三、 结束语

事实上,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大课堂”。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我们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把我们的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探究生活,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代兵.让生活之花开在思维的阳光下——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

[2]杨学斌.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学更趋于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6.

[3]巫锡富.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

[4]高瑞雪,赵华新.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23.

作者简介:

吴文芳,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强兴中学。

猜你喜欢
建议初中数学生活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