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8-08-20 09:33胡丽宏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高中生物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多积极参与教学的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的理念,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程序。我们这些教师勇敢地去转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多学习新时代适合当前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效率地增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课堂。搭建起朝气蓬勃的课堂,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方式;教学质量

一、 勤于课前,力争减负增效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主题,教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这种观念要不断增强。所以,我们要换方法的去运用教材、业余时间好好准备教案、备学生、备学情这样的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再是照本宣科了,教材也不再是预设的一些东西,而是体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一些教学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准确地把握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學过程中应该准确到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容分割的集体。我们要不断创造新颖的方式使用教材,教材所表现出的课程三维目标,对书本知识要重新组合、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全部利用好其中的价值,不要被本本主义所约束。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使书本内容持续的发展,成为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和成为实现正确价值的过程。教学中的设计是环绕着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这样就能突破学生学习为主体,因此我们以学生“学”为重点细心设想。这种教学设计要按照学生的规律,显现出高中生的独有特点,这样就能体现学生从不知道到明白,从现实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价值和意义的过程。除去要了解学生们本有的知识范围和学习的能力大小以外,还要知道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思维转变方式和如何学习的方法等影响学生学习的种种相关因素。备课时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体现出来,力争在课堂上减负增效。

二、 回归生活,创设真实情景

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回归到生活,在同学们的课下,让他们懂得兴趣来源于现实中的生活,学会了解现实的一些现状,查询一些资料,这样就可以增进和发展学科,同时促进他们懂得科学的本质。我们要不断地观察学生,看他们都在学习哪些,分析实际情况,让含糊和不切实际的方法与他们的日常和生活相结合。依据他们了解和感兴趣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让教室有效地成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实践和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场所。例如,教学呼吸作用这一堂课的时候,这堂课理论性特别强,要理解所有的内容,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在教学的时候,提出一些常见的事件:酸奶是如何形成的?新鲜的蔬菜为什么放在温度低的地方保鲜时间比较长?坏掉的苹果或鸭梨为什么会有酒精味道?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引发学生的想象,促进他们研究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的内在愿望。在我们的不断指导下,他们的兴趣大大增加,都在积极地参与呼吸左右、过程、外界原因的影响、用实际情况出发的内容。让每节课回归到大自然,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生动,他们不仅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而且在他们内心里学到了发现生活可以促进学习,这样他们就会更上一个台阶。回归大自然去发现生活,回到大自然生活化的课堂,他们这样会很好接受,而且能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教学的效率才会更高。

三、 建构概念,有效达成目标

概念雏形是比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一地方的本质属性而形成的。图解式解释模型指的是通过图解将抽象的生命活动规律、原理等图示化、直观化、模式化,如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概念图指的就是将相关概念或者接近不易分辨的概念用线条灯方式组织在一块使知识形成面、线,比如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图。在新课程教学中使用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接收新知识点时需要反复学习,将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概念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即使是很少的相互关联的概念也能组成结构。建构概念模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语言表述能力。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重要但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预习血糖调节的基本原理,写下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岛等概念,接下来将它们排列好,画出相应的模型图。通过这种概念模型的构建,可以帮助他们很有效地了解体内是怎么对血糖进行运作和调节的,理解体内激素是怎么样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并且让他们结合已经学会的知识点储备和现实生活的经验自觉地思考、讨论、建构模型,这样运用所建构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总的来说,当下课堂不断地进步,理念不断地增强、教学的方式在一直更新。每个人都是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变“灌”为“导”,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要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为老师服务,和他们一样的对待,不断地进行沟通学习,对他们的学习要不断地指导和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学习。

作者简介:

胡丽宏,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