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开展节奏训练

2018-08-20 09:33刘贞贞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摘要: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音乐的“骨骼”,没有了它,音乐的其他两个元素旋律、和声也就不存在了。而节奏感是人对外界律动的感知,这种感知有先天成分,也有后天的影。在小学时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有利于发现节奏感强的学生并进行个性培养,也有利于弥补节奏感不强的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因为节奏感是唱歌、弹奏乐器、跳舞等艺术表演的重要基础,是学生进一步艺术深造的基础。而且,节奏训练,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及集体合作能力。但是,节奏训练一般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产生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音乐素养

音乐起源于对节奏的敲击,节奏感是培养乐感的基础。小学是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系统学习乐理知识的阶段,培养学生好的节奏感直接影响学生的乐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视唱能力,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抓好节奏训练。所以,在通常的节奏训练中,音乐教师一般用“哒哒哒”表达节奏,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练习比较枯燥,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用日常熟悉的声音表达节奏,以引起学生对节奏的兴趣。以下,我们通过在节奏感知训练、打节拍练习、用打击乐器创作节奏中的举例来阐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的节奏训练。

一、 节奏感知训练

从生理上来说,人类对声音的节奏就有一定的本能认知,快节奏的音乐让人振奋,慢节奏的音乐让人精神放松。听到军队的号角,本能地会提高警惕;听到催眠音乐,情绪会渐渐平复;听到舞曲,人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会随着节奏动起来等等。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利用人的这种本能,在课堂当中多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的、学生熟悉的声音,让学生在感性中理解节奏的概念。比如,“中国队,加油”用节奏表示就是︱×××××︱;“倒车,请注意”用节奏表示就是︱×××××︱。小鸡叫“叽叽叽叽”用节奏表示就是︱××××︱,火车开“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用节奏表示就是××××︱××××︱等等。

然后,教师再可以播放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走路声、切菜声、汽车的喇叭声、动物的叫声、闹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把这些声音转化成节奏。之后,教师写出一些简单的节奏,让学生用常见的声音唱出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在边玩边唱中学会认识那些枯燥的节奏符号,将这些符号与头脑中熟悉的声音节奏建立联系。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学生看到一些简谱就可以哼唱出它的节奏。有的学生天生的节奏感强,一学就会了,而有的学生节奏感差,就要多进行这样的练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

二、 打节拍练习

当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感之后,就要学习打节拍。因为演奏乐器或者是演唱都离不开节拍。如果自己不会打节拍就会出现抢拍子的现象。打节拍练习最主要的是训练学生在打节拍时保持稳定拍速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稳定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最基本的拍感。而且,在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一定要会打拍子,例如用手势打拍子的方式有:二拍(2/4):两只手打开,合上击掌,再打开(回到原位);三拍(3/4)就是用手划三角形,手从顶部到斜划向左下部,再平行到右下部,再回到顶部。

需要强调的是:2/4拍的节奏重点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这个节拍一般出现在节奏比较轻快的音乐中。3/4拍的节奏重点是第一拍强、第二拍弱、第三拍也弱。这个节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尔兹、圆舞曲等。4/4拍的节奏重点是强、弱、次强、弱。这个节奏的音乐一般曲调柔和、缓慢。

奥尔夫为儿童编的五卷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练习,比如跺脚、拍腿、捻指等。教师可以拿来直接用,打节拍练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活跃课程气氛,寓教于乐。

三、 用打击乐器创作节奏

节奏本身就是一种音乐形式,许多打击乐器的演奏本身就是一种很有感染力的表演,例如锣鼓演奏。当学生能听出音乐的节奏,并能根据音乐旋律打出拍子,有了一定的节奏感后,教师就可以考虑让学生用打擊乐器进行伴奏了。

在学习打击乐器时,课堂气氛一下就能调动起来。因为这些乐器本身对学生就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乐器,学会正确地演奏乐器。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几节这样的实践操作,也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外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当大部分学生对打击乐器都能熟练操作以后,组织学生集体演奏,可以是多名学生用多种打击乐器表演同一个节奏,也可以是多名学生用多种乐器为同一首歌曲进行伴奏。而且,这样的集体活动本身有助于学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的提高。

目前,节奏已经从音乐上,衍生到很多领域,比如生命活动要有节奏;生活要有节奏;与他人的说话交流要有节奏;工作要有节奏;运动员的比赛也讲究节奏等等。节奏掌握得好,对全局的成败更容易掌控,反之亦然。总之,在小学音乐启蒙阶段,进行节奏训练对他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音乐的核心素养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节奏感。所以,每位小学音乐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5(04).

[2]王月剑.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4(06).

作者简介:

刘贞贞,福建省漳州市,南坑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音乐素养小学音乐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