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教学在医德教育中的实效性探索

2018-08-21 08:21郭凤丽
决策探索 2018年14期
关键词:医德教育情景式教学实效性

郭凤丽

【摘要】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医德失衡现象屡屡可见,医患之间信任感降低,医患矛盾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医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改进医德教育方式,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今后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就情景式教学在医德教育中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医德教育;情景式教学;实效性

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医德是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近几年来,因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医德方面出现许多问题。有些医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观念淡薄,检查不仔细、诊疗不认真,为了多赚钱,不惜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用贵药,导致患者过度医疗、重复检查,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甚至还增加了身体患病的风险。另外,做手术送红包,动辄找熟人托关系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是医德缺失的表现,也导致了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关系紧张,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

究其原因,医患矛盾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制度上的不合理,也有个人素质上的差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好医德教育事业。不仅要在教育形式上有所转变,更要注重教育的实效性。

一、情景式教学概念

情景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具体场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情景互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并获得心理上的共鸣和认同感。然后,再将这些情感共鸣和认同感慢慢转化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正确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情景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甄选出合理的临床病例,通过编辑修改,将其整合成典型的案例,用作教学。教师提前发放给学生之后,要求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自行组成团队,自行分配角色,并自行按照角色编写台词和设定情节,将病例中的场景完全生动地展现出来。教师则提前告知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方式与考核办法等。

(二)实施过程

首先,按照之前的安排,将学生团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抽签的顺序逐一进行表演,每个团队一个病例,每组各不相同。表演组的学生同时又负责测评,在其他小组进行表演时,观看的学生对其表现进行讨论和点评。表演过程中,也可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提出质疑,进行修正。表演和测评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角色表现作出评价和总结。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真实感受患者的需求和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要求。

(三)实施结果

由于在角色扮演中,學生事前必须清楚了解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及需求,切身体会患者的真正感受,这样就会倒逼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搜集资料,将所需要用到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汇总整理,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其知识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其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增加其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另外,通过担任测评者,角色有了一个互换,从最初的病患者到现在的评价者,测评的学生又能体会到不同的身份所面临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测评者,更多的是从职业标准上对参与的医务人员提出要求,这样就更加专业、客观。通过小组团队互换式的角色扮演和测评,让学生面对面进行意见交流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使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真实立体和生动有趣,教育效果更好。

三、情景式教学实践成效

(一)提升学生的能动性

目前,医德教育的教学方式沿袭的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以教师为主,自言自语、满堂灌,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脱节,就理论讲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课程与实践两张皮,无法真正与学生的情感、人际关系、业务技能等有机结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是填鸭式被动接受,学习的动力也止于应付考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相对较少。情景式教学方法倡导“学习和实践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创设出模拟的临床工作情境,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和推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各个角色的心理特点与任务分工。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也能够有机地将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通过学习与模拟临床实践使学生获得知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拓展其思考能力

情景式教学能够把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种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课程知识,在角色互换中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真实体会患者的感受,提升对患者的共情能力。这种方式能够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学与实践统筹兼顾。首先由教师设计课程主题,之后,让学生做命题作文,结合主题分析模拟临床环境下患者的疾病信息,演示出患者的疾病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教师给出点评和总结。讨论和交流本身就是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互动交流,使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切身体会,就会变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为学生今后从事医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三)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上是在唱“独角戏”,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之后,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配角”走向“主角”,自然状态就不一样了。让每名学生成为“演员”,以增强学生的表现欲望、学习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思考,逐渐学会理解病患,能够自主地解决临床模拟情境中的医患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所难以达到的。情景式教学法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能够真正做到把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医德教育积累丰厚的经验。

四、结语

将情景式教学用于医德教育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医生的职业道德感。让他们体会到患者生病时的无助和期望,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道德意识,并自觉运用到职业中去,做到医者仁心,大公无私。在这种方式下,既能圆满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又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收获良好的医德教育实效性,为学生参加工作之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职业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志军.模拟情景教学法在护理技

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320-321.

[2]理查德·哈什.道德教育模式[M].

傅维利,译.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医德教育情景式教学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医学院校辅导员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情景式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营销”课程中的运用
卫生类高职院校医德教育现状调查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情景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