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及途径探究

2018-08-21 08:21戚博蕴
决策探索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

戚博蕴

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掌握英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語进行交际。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够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是高校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需要。因此,针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原则及途径进行研究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是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岗位上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沟通,强化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意识,满足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的内在需要。伴随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的开展,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和导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导入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在要求。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语法,更要帮助大学生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风俗习惯,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对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关键。如果学生对英语文化不够了解,只是仅仅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就十分容易出现语用错误的情况,甚至产生文化冲突。第二,文化导入是高校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同时会对就业后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十分有必要导入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第三,文化导入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需要。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依然以课题教学为主,教学内容较为倾向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包括词汇、语法、翻译、阅读教学。这种传统教学形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英语背后的文化一无所知,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遇到交际障碍或文化冲突。而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将英语文化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英语知识教习的过程中增强乐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掌握。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以及语用功能,将英语文化融合到英语教学中。

1.递进原则。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也需要遵循递进的原则,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进行文化导入。在初级阶段,文化导入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交流过程中英汉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别以及语言形式与运用过程中具体的差异,进而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中级阶段,文化导入主要涉及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英汉词汇、英汉句子、英汉成语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英汉语义之间的不同,并且深入掌握英语语义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词汇进行沟通交流;在高级阶段,文化导入主要涉及到中西方之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行教学,分析英汉言语表述方式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中掌握西方人际关系的模式,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体来看,在初级、中级阶段需要着重进行交际文化的导入,因为其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息的沟通传递,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高级阶段的文化导入则侧重于导入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知识虽然不会直接对跨文化交际造成影响,但是从根源来说,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深入理解、掌握交际文化的桥梁。因此,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文化知识导入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关键。

2.适度原则。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势在必行,但是要注意的是文化导入的内容必须是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容,而不能将文化导入当作艺术内容教学,将英语国家的音乐、历史、政治等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介绍,从而影响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而服务的,同时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对象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文化导入的过程中要遵循适度原则,选择能够推动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应用的文化内容,避免将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变为英语文化课堂。

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途径

(一)建立正确的大学公共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理念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入教学理念,教师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文化与英语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兴趣要大于英语语言知识点的兴趣。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文化导入来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导入,使得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建立交际身份,避免由于过度导入英语文化而使学生出现崇洋媚外的情况。

(二)增设英语文化教学课程,挖掘课堂教学文化资源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精读、泛读、听力课程等方面,并没有专门涉及到英语文化知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以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适当增加部分关于英语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例如英美文化基础等,在选修英语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体系地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社会民俗。

除了增设英语文化的教学课程外,还要挖掘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文化资源。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阅读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词汇进行文化挖掘。词汇是中英文化差异最为直接的体现,对于词汇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教师不仅要进行简单的翻译,还要讲解词汇背后的文化。例如,在进行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教学的时候,其相对应的汉语是“挥金如土”,教师可以对“spend money like water”這一习语的由来与涵义进行解释。

(三)开辟英语文化导入第二课堂,融合英语电影、文学开展教学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针对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句式、语法等进行挖掘,提取其中的英语文化,更要积极开辟英语文化导入的第二课堂,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等方面来进行文化导入,使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堂的文化导入更加有趣。英语电影中含有丰富的英语文化,能够传递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展现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让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例中接触英语文化。例如,电影《Forrest Gump》(阿甘正传)、《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The Devil Wears Prada》(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等都能够展现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电影《Forrest Gump》中的主人公阿甘就是美国文化中不同高尚美德的化身,从善良、正直、友善、坚强的阿甘身上可以感受到当代美国人追求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的诉求。英语文学是英语文化的结晶与精华所在,大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大学公共英语课堂进行文化导入第二课堂的重要方式。例如,《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好人难寻)讲述了一家六口前去弗罗里达路上遭遇了一个叫米斯弗勒的逃犯,最后家破人亡的故事,小说中所描述的情节和环境都具有十分浓郁的美国南方色彩。教师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适当插入英语电影中的精彩片段以及英语文学的经典节选,让大学生能够在具象的实例中接受英语文化。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不仅能够丰富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大学公共英语文化导入教学理念,增设英语文化教学课程,挖掘课堂教学文化资源,开辟英语文化导入第二课堂,融合英语电影、文学开展教学等方式来进行文化导入,以丰富的英语文化内容、多样的文化导入形式进一步实现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