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与PBL联合教学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18-08-23 03:13封蔚莹
浙江医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规培考试成绩淋巴瘤

封蔚莹,周 炀,罗 婷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血液内科是一门专科性较强的学科,不仅理论知识高深抽象,而且临床诊治技术进展快。因此在短短2个月的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激发规培医师学习热情,快速掌握血液病诊治方法,不仅需要医师自身努力,也需要带教老师积极探索最佳教学模式[1]。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 MDT)是指通过多学科紧密合作,向患者提供个体化诊治方案及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一种诊疗模式[2]。MDT也是一种医学教育方法,医师通过MDT教学可以获得该疾病相关的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采取问题引导→自我指导学习→小组讨论→综合评估的一种教学方法。结合血液病临床表现较复杂的特点,我们在规培中采取了MDT联合PBL教学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109名规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先后顺序和学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名采用MDT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55名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男30名,女24名;年龄22~28岁,平均(25.1±2.7)岁;本科42人,硕士12人;第1年规培医师21人,第2年20人,第3年13人。对照组:男31名,女24名;年龄22~30岁,平均(24.7±3.5)岁;本科43人,硕士12人;第1年规培医师19人,第2年23人,第3年13人。2组规培医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2组均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3]中血液内科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其中:

1.2.1 实验组 应用MDT联合PBL教学法教学,包括制定方案→选择病例→提出问题→学习指导→MDT讨论→总结改进6个步骤。以淋巴瘤教学为例:(1)制定方案。根据规培大纲要求,制定淋巴瘤教学计划;(2)选择病例。根据淋巴瘤教学内容,确定本科室典型的1例T细胞淋巴瘤进行教学。该患者以“鼻塞”起病,首诊耳鼻咽喉科,发现鼻咽部肿块,活检病理为“T细胞淋巴瘤”,伴发热,同时伴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3)提出问题。引导规培医师通过问病史和查体,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该例淋巴瘤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同时提出疑难问题;(4)学习指导。鼓励规培医师自行查阅淋巴瘤相关文献,教师对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补充分析;(5)MDT讨论。根据该病例的特点,邀请相关专业如血液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放疗、PET-CT中心、呼吸、感染、耳鼻喉、病理、内分泌及心内科进行MDT讨论,确定患者淋巴瘤分期及预后,多科联合制定治疗计划:行相关分子病理检测,在积极控制血糖及房颤抗凝、抗感染基础上,先血液科化疗,4疗程PET-CT中期评估,适时由放疗科予鼻咽部放疗,在4~5疗程时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6疗程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总结改进。要求规培医师在规培的2个月里跟踪该患者治疗过程,对科室其他淋巴瘤诊治能做到举一反三,掌握主要诊治方法。教师再对规培医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2.2 对照组 应用传统教学法,即每日规培医师跟随教师查房,教师按照大纲内容选择相应病例讲解,规培医师做笔记,课后自行复习。

1.3 评价方法

2组的血液内科规培教学时间均为2个月,出科时对所有规培医师进行评价。评价方法:(1)理论与操作考试。血液病诊治理论知识考试与临床技能操作考核(骨穿和骨髓活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均为100分制;(2)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内容为该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10项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学习兴趣、逻辑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掌握基础知识、临床工作适应能力、掌握交叉学科知识、操作技能、医患沟通、团队合作能力,每项10分,按10点量表由1分到10分让规培医师自评,问卷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5.54±3.58)分,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4.45±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09,P<0.001)。实验组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为(89.33±5.16)分,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76.11±4.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41,P<0.001)。

2.2 教学满意度调查

本研究共发放109份问卷,实际回收109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总分为(93.53±3.57)分,对照组为(78.3±11.03)分,实验组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规培医师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MDT已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的趋势[2,4]。血液病虽病种繁多,但多数为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疾病首诊往往在其他科室,常伴有脏器感染、受累等表现,诊断依赖病理科和血液检验、骨髓检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又经常需要其他临床科室如肾内科、感染科、放疗科等的合作诊治。MDT模式能充分发挥各相关学科的专业特色,实现对复杂血液病的有效诊治。国内已有学者将MDT模式用于胃肠外科教学[5],MDT及PBL结合用于肿瘤放疗科规培教学[6]并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将MDT与PBL联合应用于血液内科规培教学,结果显示MDT与PBL联合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不论是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还是教学满意度均具有明显优势。主要是MDT与PBL联合教学法,更能强化规培医师多学科综合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热情,最终提升血液内科规培教学质量。

当然,由于MDT联合PBL教学法主要对疑难复杂肿瘤性疾病的教学更具优势,而对较简单的血液病教学相对受限,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适合不同疾病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规培考试成绩淋巴瘤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跳过去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斯诗私塾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