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IM竞赛推动高校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2018-08-23 11:13霍婷婷龙锐蒋骅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BIM技术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霍婷婷 龙锐 蒋骅

摘要:传统的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展学科竞赛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对土建行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及创新型的变革,因此高校土木工程在土木专业的教学应逐步融入针对BIM技术及其支撑理论的教学。本文就如何实现BIM课程的教学和怎样进行BIM课程的教学等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BIM技术;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一、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行业大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融合BIM技术,优化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以我校为例,BIM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队伍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BIM教学体系建立的重点在于与体系内相关课程的植入,这就要求相关课程的教师都能够掌握相应的BIM 知识和相关工程经验,而BIM 技术在国内刚处在推广阶段,大部分的老师对其都不太熟悉,所以BIM 课程体系建立的第一重点便是BIM 师资队伍的建设。应成立BIM 技术教学研究中心对相关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同时也可通过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和接受社会培训的方式使得相关教师的BIM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2)学生对BIM学习的意识淡薄

从学生层面来讲,BIM技术虽然已经风行了十年,但是作为高校毕竟没有企业对BIM的应用那般广泛,经常在课堂给他们提出让其参加一些BIM相关的竞赛,学生表现出来的反应就是不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首先是因为不了解BIM,所以才会提不起兴趣去学习,因为作为学校层面一定要让学生多去参加BIM的学习和竞赛,让他们逐步了解BIM,后续对BIM的教学才容易展开。

二、BIM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内容

2018年本人带队学生去上海参加全国BIM大赛,此次竞赛包括四个模块的内容,分别为:结构设计、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比赛结束后,分别获得了工程造价专项二等奖和工程管理专项三等奖,对于这次竞赛有收获也有遗憾,遗憾是成绩不太理想,收获是毕竟零基础下还拿了奖项,因此,以BIM竞赛推动本人对我校基于以上现状作出的一些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加以阐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1)开设BIM相关课程

开设BIM相关课程非常关键,这样可以大面积地让学生认知并学习BIM课程,这项措施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去参赛的过程中得知其他很多参赛学校都已于近两年开设了BIM课程,他们反应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对新知识的吸收也是很快,开设的BIM课程为24课时,6课时用于学习理论概念,剩余的18课时用于上机演练。并且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的教师表示他们参赛的学生在各种BIM竞赛中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也替学校拿到了不少荣誉。

(2)成立BIM工作室或BIM协会

工作室的實践教学可实现企业对人才岗前锻炼的要求,减少人力成本。工作室新成员,通过BIM 主题专家讲座、工地实习、BIM咨询企业参观等途径,让其感受BIM在建筑领域的魅力,激发其对BIM的兴趣;再通过BIM模型组织学生翻转房屋建筑学、CAD、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调动工作室成员学习的主动性,让其初步储备一部分专业知识。最后,学习造价基础业务—广联达算量GGJ、GCL,认识构件。同时,学生自己可以成立BIM协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入该协会一起学习BIM知识,学校可以为BIM协会提供办公室、电脑及软件,学生学习BIM的途径便捷起来,就会认真地练习。

(3)推行BIM校企合作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缩短其与企业岗位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校企合作BIM实训室建设重点。在对BIM实训室进行软硬件配套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准确把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要将BIM实训室中所有的模拟实训项目按照企业工程建设的真实操作流程执行,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大一学生在一年之内必须要学习建筑识图与制图、建筑基础、建筑材料与构造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当学生升入大二之后,校企合作将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个人专业素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建筑企业的一线生产劳作实践,学校应将课程的核心重点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面。

(4)以赛促学、以赛促产

组织学生参加BIM 系列竞赛,如BIM 算量、BIM5D、BIM 招投标、BIM 毕业设计等,让学生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快速转换学习成果。同时,拓展视野增强技能,感受BIM 造价在各大高校的应用情况,积极推进BIM 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应用。同时,扩大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为产学合作铺垫。

三、结语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建立学科竞赛和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不仅贯彻落实和发展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开展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让学生软件操作能力显著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东,李传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建筑设计BIM实训室[J].黑龙江科学,2018,9(04):18-19.

[2]曹小菊,郭广峰.基于工作室模式下BIM造价人才培养的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01):179.

[3]王芳,张志强.融合BIM技术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化与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1):155-157.

[4]刘阳冰,李森森,王爽.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36):50-51+69.

作者简介:

霍婷婷,1989.12,女,汉族,湖北武汉,硕士,工程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结构工程;

龙锐,1976.5,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人,硕士,讲师,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控制工程、结构工程;

蒋骅,1990.1,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助教,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结构工程。

基金项目:

1.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8JGA339)的研究成果;

2.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7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705)。

猜你喜欢
BIM技术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