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外语创新人才的实践研究

2018-08-23 11:13徐玉敏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教学外语

摘要:外语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外语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对象,外语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想法,培养外语专业人才是当前外语教学工作当中,教学的创新点,也是重点,外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针对外语专业人才能够在使用外语的过程当中游刃有余,尤其在与国际友人交往的过程当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章提出了如何解决当前外语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首先确立了以外语专业人才,作为学校培养重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以往的外语学科不一样的是,外语人才更加注重他们素质的培养,同时与当前社会改革相适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跨学科的交流,让人才培养模式更为多元化,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当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到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以实践作为基础培养人才

关键词:外语;创新人才

中国的经济已经崛起,世界各国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文化向多国进行渗透,社会对于外语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要求更多有种有创新意识和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人才进入跨国企业。他们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而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当前的客观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部门和部分高校尝试着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让我国的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我国外语人才模式的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其整体效果并不如人意,许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型的,与社会完全脱节,当前如何让外语人才有更多的创新意识是当前高校和外语学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外语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远远达不到预期,主要目的是培养目标上的目的性太强,专业性过强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希望在短期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该种教学模式不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多制胜法宝。学校对于教学本身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于学生个性的开发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和目的。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也没有让自己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我国目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分薄弱,没有统一的规范和目标,缺乏创新人才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如何界定创新意识和创新型学生,高校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高校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但是他们对于跨学科学生的培养却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上,没有结合各学科的专业特点,很容易和学生当前课程发生分歧和冲突,没有根据学生层次和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一般高校都会忽略学生的想法,导致他们创新特点无法得到发挥,但是有些高校创新型培养模式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当中外语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需要围绕课程的课堂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当前的特点和发展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建立更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黑龙江工业学院对于外语学生的培养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为了不断提升外语人才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大学在不断探索如何改变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调研和实践,以及通过大量的文献的整理,黑龙江工业学院发生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都被黑龙江工业学院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道路和途径,为工业学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

以外语教学作为重点,结合当前学科对于外语人才的重视,满足社会对外人才的需求,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整体知识面,逐渐培养出学生自我创新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把外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极高的团队,同时他们要求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精通其他学科的知识。让他们充分开拓事业,不断加強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出新型现代化创新型外语人才队伍。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外语教学,学生可以在经贸,工业,航空等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扩大外语学生的就业广度和深度,为了更好的实现外语,多学科相互交合,专业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可与其他专业互通有无。专业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够仅仅关注自己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本身。我应该关注更多的专业层面,结合当前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水平,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积极进取的社会环境,在事件还原过程当中不断检验自己的成果,锻炼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水平和能力,外语语言知识与专业应用应该充分结合,从简单到难之间逐渐过渡,逐渐培养出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不断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理念

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外语知识,同时是借用外语这个平台,不断学习其他的多学科的知识,将外语的语言内容覆盖上其他专业的内容,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定要扩大外语系学生见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课外读,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要求,可以为学生订阅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这些书籍可以是中国的传统读物,也可以是外国的文献,通过研读外国的经典,充分理解外国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学习过程当中,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三、知识内容

现有的外语教学与应用学科的内容过于稀少,不少学生仅仅利用自己完备的知识体系,无法完成与现代社会的真正接轨,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策略受到严重限制,所以必须丰富应用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借鉴国外已经取得的先进的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上应该与其他专业进行更为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比如说可以与电子机械汽车的专业进行合作,通过开展研讨会的形式,加强两个专业之间的交流,这种跨学科的培养,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于黑龙江工业学院的外语教师人才的培养,也有重大益处。

外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它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包括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站在时代的角度,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的把握当前人才的需求动向,黑龙江工业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调研,他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首先创新型人才应该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出外语的真正价值和内涵,外语的实践作为基本点,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模式和理念,与其他学科展开更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突破当前单一的学科限制,给外语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广度进行全面的拓展。

二、为了更好的实现关于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升,教学管理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的大纲和课程安排一定要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征和烙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引入更多的学科内容,让学校的外语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三、根据黑龙江工业学院外语系未来发展的整体形势,应该不断完善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卢莉.教案设计:外语教师创新能力的表现[J].外语界,2003(1).

[2]郑艳.认识外语专业内涵:建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外语界,2006(3).

[3]南佐民,范谊宁.论外语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J].外语界,2007(1).

[4]王永良.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5(3).

作者简介:徐玉敏(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教学。

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GG170159

猜你喜欢
创新型外语教学外语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