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

2018-08-23 11:13冯扬扬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差生尊重差异

摘要:“差”生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纪律,他们常常表现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适应班级,行为习惯差,成绩差。虽然个体是有差异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上追求民主平等,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维护学生的尊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它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要想与“差”生交流,必须民主平等、尊重学生,老师要用同样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差生;尊重;差异

英国有句名谚:“There is no same leaf in the world”意思是:天下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学生,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教学制度构成。马修懷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接近孩子,根据各个学生的差异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差异性难免为班级管理带来难题,它不仅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冲突,也大大增加了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难度。差异性总是非常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除了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还存在群体性的差异,也存在大差异与小差异之分。而且既为“差异”,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尤其高中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与人格的形成期,对外界反应尤其灵敏,随着生活经验增加,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基本观点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这无疑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出了典型的立体特征,即无论横向(不同的学生之间)、纵向(同一学生的不同时期),还是斜向(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层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性。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工作已有五年多。我非常喜欢这个职业,非常喜欢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非常喜欢我。可其他的老师经常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的优、中、差,认为:只要不谈及学习,他们都是好的孩子;更有甚者,有些老师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分别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差”生。优秀生毋庸置疑他们既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也是老师的好帮手。中等生是建立在优秀生与“差”生之间。“差”生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纪律,或者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适应班级,不好好学习,成绩很差。但我认为,这些所谓的“差”生在我的音乐课上是没有的,只有唱歌表现好与不好之分。

小学时代,老师们不仅喜欢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分,还喜欢将班级的座位重新排列、重新组合。优等生是坐在靠讲台边中间位置,而中等生分别坐在两边或者教室中间,最后剩下的部分是给那些“差”生的。“差”生是不被老师看好的,为了不影响教学及整个课堂秩序。有的老师们对于这些表现不好的“差”生置之不理,有的老师还给这些“差”生贴上“标签”,如:“笨蛋”、“蠢货”、“木头”等等,同学都嘲笑、讽刺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已经习惯性这一切,对于老师、同学们的讥笑毫无反应,无所畏惧。

而我始终坚持着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育上追求民主平等,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维护学生的尊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它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要想与“差”生交流,必须民主平等、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老师要用同样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现如今,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通讯、电子设备引诱着我们的学生,使学生的心理成长已经快于身体的成长。优等生经常被家长,老师表扬,变成了整个学校公认的优等生。他们自尊心很强,只要一遇到挫折就出现各种心理状况,小则发脾气、大哭一场,大则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尤其是每家每户只有一个小孩的情况下,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老师、家长的及时沟通,很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疾病。以前有一个优等生,她是非常优秀的,几乎是每个学科成绩都是优异。在老师和家长们的表扬声中长大。有一次他们班进行唱歌比赛,她一个高音唱破,其他同学都嘲笑、讽刺她,她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的待遇,她觉得自己能够唱得很好,她是最棒的,没有人能够超越她。她在别人心中形象变差。“差”生就不一样,无论家长、老师如何批评,他们早已百毒不侵,心理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越了其他学生的心理,

下面这三种教学方法是对“差”生改善的策略:

一、以优带差,发现长处

有一位诗人曾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欣赏的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不能使你产生情感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小学六年的学习是非常漫长的,优秀的孩子很多,他们各个方面都很出色。有的能说会道;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冰雪聪明、乖巧懂事等等。“差”生可以以他们为榜样。老师要引导“差”生融入到班集体,制定师徒结对计划,与优秀生结成学习伙伴、坐在一起,并让他们积极的参加每项活动。老师们在平时观察、留心“差”生的优点,有的学生有其他特长,比如在体育场上跑得快;在数学课上算术算得快;在音乐课上唱歌唱得好;棋艺类中围棋下的最棒等等,引导他们发挥自己长处,展现自己的特长。

二、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兴趣是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性趣,个体学习兴趣和情景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唱《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给学生们编讲小乌鸦和乌鸦妈妈的动人故事,都与他无关。然后根据所编故事进行排演,最后结合童话故事的教学,不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且渗透了教育。“差”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有回避和抵触情绪,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主动性,都不想参加,故他们的成绩与优等生的距离日益拉开,我们对这样的“差”生不能冷眼看待,而是努力去关注、关心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他们,鼓励他们直面困难,增强自信心。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义务,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多与学生交流,要有一定的耐心。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我希望所有的老师要尊重这些“差”生,他们个体是有差异。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展开,练习的设计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激发上进心。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天下没有相同的一片树叶”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差”生会变成未来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甚至是老师。你们可知道,“差”生还有一个名字叫“优待生”吗?

作者简介:姓名:冯扬扬(1989.10--),性别:女,籍贯:江苏省仪征市,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差生尊重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在书上睡觉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找你算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