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2018-08-23 11:13胡艺芬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磁铁实验教学科学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小学科学必须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换而言之,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上好科学实验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科学。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一、备好器材,提前做好试验;二、设置悬念,激起探究兴趣;三、维护秩序,倡导小组合作;四、充分表达,交流实验发现。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习小学科学必须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换而言之,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活动为基础的学科,上好科学实验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科学。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备好器材,提前做好试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科学课上,要想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活动,在“做中学”,那老师就必须提前备好充足的实验材料。如果没有实验材料,那一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科学课上,我们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必须由教师准备的材料,这类材料比较专业,可以从仪器室取得,如酒精灯、温度计、显微镜、弹簧测力计等等;另一种则是由学生准备的材料,这类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吸管、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筷子等等。这节课需要什么样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备课,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实验,选好实验材料,并提前通知学生准备材料或自己提前备好材料。有些时候,一些专门的实验器材即使是实验室也没有,这时就需要老师开动脑筋提前想好办法。比如,在教学《观察土壤》一课时,为了研究土壤的渗水性,我们需要很多一模一样的带孔的小筛子,可是这样的器材在实验室根本找不到。如果用一次性杯子扎孔,这样得到的筛子,我们可以保证小孔数目一样多,但我们很难能保证小孔的大小一模一样并且足够小不让土壤渗出。这样必然影响实验。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有了个办法:在相同的漏斗上铺上纱布,而后放上土壤,再把漏斗放于锥形瓶上,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研究土壤渗水性的装置了。实验时,我们只需要在漏斗上倒入相同多的水就可以研究土壤的渗水性了。

为了保证学生实验时能一次性成功,老师还必须提前做好试验。教师只有亲身经历了实验过程,才能提前知道学生在实验时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这样才能事先想好应对的方法,不至于面对问题时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二、设置悬念,激起探究兴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一堂成功的科学课首先就是要激起学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进行《认识磁铁》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做班上表演了一个小魔术——硬币穿瓶。当我用手握紧硬币大力撞击瓶子时,硬币尽然穿过瓶壁掉进瓶子里啦。真神奇!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时,我把手张开。原来,成功的关键全靠一个小小的磁铁。我预先在手心上黏上一个小小的磁铁,同时我在瓶盖上轻轻的粘了另一个硬币,落入瓶里的硬幣就是它,它原本就在瓶里,而我手上的硬币则被磁铁紧紧地吸在了手心上。“磁铁真神奇,磁铁还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磁铁。”简单的魔术表演很轻松地就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进入课堂学习。

三、维护秩序,倡导小组合作

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学生都特别喜欢上科学课,因为在科学课上他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可是,有些学生一开始实验,他就特别的兴奋,大声说话、吵闹,这儿动动,那儿摸摸,将老师的要求和实验目标、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结果不仅使得整个课堂毫无秩序,又耽误了实验进程。那如何维护课堂秩序,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呢?我认为激励性的评价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光光评价是不够的。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选出自己信服的小组长,由小组长帮助老师管理本小组。同时在小组内选出操作员、记录员、卫生员。这样让小组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即控制了课堂秩序,又保证了实验进程。当然,学生在进行小组实验时,老师还应在课堂上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甚至是突发事件,以免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四、充分表达,交流实验发现

科学课堂不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个人风采的舞台,更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学习、讨论的平台。孩子们在进行科学实验后,得到了自己的数据,有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师应给予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师可以提出“你有什么发现?”、 “你的理由是什么?”、“你们说的与其他小组说的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并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回答。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构建科学概念。

总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我们应竭尽所能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去实验,在研究中学习科学、学好科学。而一堂好的实验探究课它需要教师辛苦的付出。提前备好材料,做好试验是实验课开展的前提;设置悬念,激起探究兴趣对于实验课的学习至关重要;维护课堂秩序,倡导小组合作能使实验课堂有序进行;而充分的表达与交流能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实验进行整理,构建自己的科学概念,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胡艺芬(1990年),女,汉族,福建厦门人,本科,单位:厦门市集美区杏东小学,小学科学教师。

猜你喜欢
磁铁实验教学科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科学拔牙
玩磁铁
衰落的科学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