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数学启蒙教育误区现状与建议

2018-08-23 11:13黄敏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概念内容家长

黄敏

摘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最真实具体,真正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幼儿喜爱并理解。幼儿家庭数学启蒙的内容均衡是基本的原则、动手操作是重要的方法,而幼儿生活是数学启蒙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家庭数学;启蒙

笔者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经常有家长向我询问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他们还常抱怨孩子在家不爱数学。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发现家长普遍认为数学启蒙很重要,关乎孩子今后的数学成绩,在家中常指导孩子进行一些数学活动。但多数家长对幼儿数学启蒙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因此很有必要对幼儿家庭数学教育进行一些调查与探讨。

一、幼儿家庭数学启蒙存在的误区

1.内容误区:数学就是数数和算术

成成妈妈说:“我孩子可聪明了,可以从1数到100,也可以从100数回1。”天天妈妈说:“我家拉拉的数学应该很好吧!她在家10以内加减题都会做。”这两位家长的观念很具有典型性。目前有关幼儿数学启蒙的知识普及不够,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于自己幼时接受的传统教育中,认为数学就是数数和算术,从1数到100,能进行加减运算就是孩子在幼儿期的“最高数学成就”。经过调查统计,我班39个家庭中,只有12个家庭认识到了数学其他内容的重要,如在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的空间、时间概念,有时能引导孩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等。

2.方法误区:学数学就是写数字和做题

洋洋是个活泼的孩子,可有段时间不爱说话。经过我的询问,发现丁丁是惧怕“数学作业”才情绪低落的。原来洋洋妈妈羡慕同事家孩子的“数学成就”,每天要求洋洋抄写数字10遍,做加减题20道,如果中途注意力分散或做题出错,轻则呵斥重则棍棒。洋洋妈妈的做法代表了当前大部分家长的想法。有些家长还对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提意见:幼儿园学数学吗?怎么没见孩子做加减题?经统计,我班约四分之三的幼儿在家中被要求抄写数字和做数学题。这种机械枯燥的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促成了明显的效果,幼儿表面上的确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一段时间后,孩子对数学的厌弃心理和数学思维滞后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

二、对幼儿家庭数学启蒙的建议

1.内容均衡是基本的原则

亮亮很早就学会数数了,但5岁的他就是分不清3和5谁多谁少,父母很不理解这种现象。其实这就是数学启蒙 “内容偏科”的后果。幼儿数学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就拿幼儿建立数概念来说,学会数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幼儿还应学会给物品分类、配对,懂得一样多,能按顺序排队,理解“集合”概念,会手口一致点数等,这些都是建立数概念的必要基础。

总的来说,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该为:理解数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物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用筷子测量桌子的“长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等。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家长只有把这些内容均衡地渗透到数学启蒙中,才能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

2.动手操作是重要的方法

很多家长往往急于让幼儿进行抽象的符号化的加减运算,虽然短时间内有明显效果,但幼儿的思维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抽象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上。幼儿数学学习应该开始于对物体的操作,家长要充分利用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生动地呈现在孩子面前,使他们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学认“一样多”时,在桌面上排出若干个棋子,让孩子也拿出一样多的棋子排在下面。学习按大小顺序排队时,可以准备大小不一的碗,让孩子从大到小套碗,再一个個分开,按大小顺序排好队。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主动建构着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提供多样的活动材料,并保证幼儿探索的时间和探索时的主体地位,才能引起孩子思维的积极性,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

3.幼儿生活是有效的途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最真实具体,真正是他“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幼儿喜爱并理解。当幼儿逐渐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数学学习就自然地发生了,同时这种以客观为基础的思维方法,也就自然地建立起来。

因此,幼儿生活是数学启蒙最有效的途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生活场景开展数学启蒙教育。(1)幼儿自身。如和孩子一起测量身高、体重,初步了解计量单位,比较高与矮、轻与重;让孩子学会认知自己穿多大号码的衣服,并且判断哪件合身,哪件不合身(这是在“空间关系”上的早期训练)。(2)日常起居。如让孩子记录每天的气温;吃饭前统计人数,摆碗筷;学习看日历;认识钟点,初步将自己的活动与钟点对应起来等等。(3)购物。购物时可以让孩子认识钱币面额;学看商品价格单;计算最简单的找零等。(4)出行。外出时,可以让孩子认读车牌上的数字;随红绿灯倒数时间等。(5)游戏。如幼儿玩水玩沙时,可以提供杯子、瓶子,使他们体会到大瓶好几杯水才能灌满,小瓶可能一杯水也盛不下,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便积累了对水的性质及大小、多少等数量概念的经验;又如幼儿玩汽车时,可以建议孩子按种类分类摆放,说出各组汽车的数量,再加出汽车总数量。

4.数学思维有宝贵的价值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总着眼于孩子获得数学知识,希望孩子在小学、中学时数学获得较好的成绩。事实上,数学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训练思维能力的体操。在帮助孩子掌握数学知识经验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幼儿的思维。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充分动手操作材料,数学思维就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其次要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疑问,引导孩子主动地学,并有意识地创始问题情景使他们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比如学习分类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衣橱整理,鼓励孩子想出多种分类方法,按季节、按功用、按家庭成员……接着通过实践验证哪种方法更恰当;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孩子进行二次分类,如冬季的衣物还可以怎样分?爸爸的衣物还可以怎样分?长期坚持这样的做法,幼儿的概念、判断、推理能力会显著提高,而良好的思维品质能为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幼儿来说,学数学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不科学的启蒙方式会把孩子的自身需要变成孩子的负担。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屏弃传统观念和做法,采用科学的方式开展数学启蒙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概念内容家长
家长错了
古代的时间概念
家长请吃药Ⅱ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