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研究

2018-08-23 11:13周鑫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培养教学

周鑫

摘要: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领导开始重视小学美术教育。特别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后,艺术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小学文科班级对动手能力的影响。 分析了小学工艺美术教学的现状,探讨了纸艺教学的意义和纸工艺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面向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即7至10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儿童学习艺术手册课程的最佳阶段。

关键词:纸艺教学;动手能力;培养;教学

1.动手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纸艺是个人语言的艺术活动。它可以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经验,为学生创造更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因此,创建一个有效的氛围对于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上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独特的教学在课堂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教学,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为当代美术教师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性教学方案,改进教学理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2.动手能力培养研究的方法

首先,深入观察。深入小学美术课,重点从教学准备到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观察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并观察其效果。其次,案例分析方法。大量的中小学美术教案,教学记录,视频课程,现场课程等资料,找出影响美术教学效果的一般问题,分析,比较和归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调查方法。通过现场实习,参加实践课程分析,备课,资料查询,教学,评论和最终课堂实验。调查当前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环境,教师资源,教材,家长意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1纸艺教学内容与动手能力培养

纸艺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是对新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主要是因为该階段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经验特点导致的。该阶段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考老师有必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出有趣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初级艺术工艺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手和脑相互结合和协调性,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智慧的启发并创作独特的作品。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对教学理念有新的认识。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因此培养观察技能也很重要。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和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世界。

2.3有利于启迪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不同的方法保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同时,通过培养实践能力,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具体成果。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组织教材,挖掘手工课程的延伸

小学教育专业涉及的手工课程内容丰富繁杂,教学应避免“囫囵吞枣”。教师要合理分析组织教材,善于引导学生对手工课程知识技能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挖掘各种手工课程体系间的规律和联系性,并引导学生掌握手工创作的一般思维方式和关键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研究手工的分类,分析归纳各类手工的材料材质特点、可塑性、加工工艺、独特的造型风格等。由于手工是涉及多种制约条件和具有复杂结构的活动,因此分类角度和分类标准的不同,对于手工种类的划分也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和结果。

其次,在设计学期教学内容和进度时,教师可以在理解和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分类展开。如:一学期以纸艺类为主设计课程,以节日题材为线索展开,有节日纸拉花、纸宫灯、纸帽饰、纸面具。通过本学期纸材料的系列教学,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通过对旧知识的延伸和新方法的运用,获得新的发现,最终在同化和顺应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共同探究纸材料的材质共性和个性、塑形方式、各种纸艺类型的造型特点以及局限性,帮助学生学会和掌握纸艺创作的规律性。手工课程应避免“师徒”式教学,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触类旁通。

4.教学评价

4.1学生自我评价方面

在评估过程中,学生可以自我评估,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增强他们对作品的自信心。可以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通过相互交流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精神,增加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方法,相互评价方法和其他评价方法。

4.2老师评价

对教师艺术教学最普遍的评价是作业批改。艺术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有标准的正确或者错误。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由于艺术教学可以产生不同效果的艺术成品,同时由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评判标准来进行衡量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有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成就,鼓励学生勇于创造, 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实践意识。

结论:

小学手工艺课程是动手技能和审美意识的结合。为未来小学美术课堂艺术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小学资源和装备不丰富的典型案例提供一些典型案例,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发展。同时,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使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课程。最后,以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手工课要配合培养策略和教学案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充分证明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在艺术课程的不断训练和加强中渐渐实现。提高学生大脑的敏捷性,并真正实现学生的独创性。

参考文献:

[1]龚飞凤. 小学美术课程纸艺教学中的动手能力培养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6.

[2]李晓舒. 纸艺在乡镇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长春镇中心学校教学实践为例[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